篇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百科 >

楚剧的历史起源,你搞清楚了没?

57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01 18:37:47    

楚剧形成初期,只是在农村元宵节玩灯的时候演唱,故又俗称“灯戏”。后来又逐渐出现了闲农时麦黄班和常年演出的四季班。

最早的楚剧戏曲班是光绪年间黄陂的艾九爷和张面糊筹组的两个戏班,当时一个戏班只有七八个人,唱腔很少,常演的曲目也不多,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原来在农村演出的戏班进入了汉口德租界的清正茶园.开创了楚剧进入城市的历史。辛亥革命以后,戏园开始在租界内出现。

20世纪20年代,楚剧逐渐接受京、汉剧及文明戏的影响,演员和音乐工作者开始有了分工,唱腔创造了打腔与起腔等腔调。曲目也开始变为初戏为本戏,并采用了一些京剧、汉剧的道具。1923年在陶占鹏、李炳炎、沈云陔等知名演员的努力下,楚剧由人卢帮改为胡琴伴奏,对打锣腔系剧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后楚剧的流行地区迅速扩大,成为了湖北的代表性剧种之一。


1926年北伐攻克武汉,原先名称混乱的楚剧以“楚剧化社”的名义加入了湖北居学总会,正式定名为楚剧并应聘进入由共产党员李之龙领导的血花世界演出,获得了在租界外公开演出的合法地位,并在李之龙、陶古鹏、王若愚等下的帮助和推动下,在提高演员素质,剧目质量及开展社会活动,团结艺人,艺术改革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新中国成立后,楚剧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一系列专业剧团先后成立。

楚剧,旧称哦呵腔。

黄孝花鼓戏 ,西路花鼓戏。清代道光年间鄂东流行哦呵腔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孝感市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汉族地方声腔剧种之一。

(1962 )年,改称楚剧,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楚剧主要流行于武汉,孝感,荆门,宜昌,黄石,随州十地市,五十余区县,是湖北地区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代表剧目有《养命的儿子》《彩鳯搏鸭》《穆桂英休夫》《你是一条河》等。

二零零六年五月二十日,楚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最新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篇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