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百科
作为一名孩子的妈妈,从小没少跟她玩过“躲猫猫”,不管婴儿时期还是现在长大了,孩子都对这个游戏乐此不疲。
躲猫猫称得上一个十分古老的游戏了,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司马光砸缸”的事,故事里的孩子们玩的就是躲猫猫。
传说宋代大学者、政治家司马光在小的时候,一天与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缸内蓄满了水。其中一位小伙伴游戏时攀上缸沿,不慎掉进缸内,被水淹没。其他孩子一看到这种情形,都被吓得纷纷逃开。这时,惟有司马光没有跑,他向四周看了看.情急之下搬起院子里的一块大石头,尽力向水缸砸去,水缸被打破,缸内的水流淌满地,失足落水的儿童因此而获救。这就是民间流传极广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从此以后,司马光的“破缸救儿”之事与文彦博的“灌水取球”之事一起.成为千古美谈,还有人根据这一传说绘制一幅《小儿击瓮图》,成为童蒙课本的经典篇目。
由这个妇孺皆知的故事不难推测,捉迷藏游戏在我国的流行时间至少有千余年之久。从《致虚阁杂俎》的记载与关于司马光的传说来看,儿童捉迷藏人数不限于二人,且白天亦可进行.游戏时也未必要以物裹目。
小儿击瓮图
游戏是人类和其他动物共有的一项活动,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游戏同其他动物一样,只是一种本能的游戏。随着人类基因的进化,人的思维能力不断发展,由此出现了人类独有的工具文化。工具的出现,不仅为狩猎提供了便利,又为游戏活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人类游戏从本能的游戏逐渐向非本能的游戏,即具有文化性的游戏发展,由此拉开了人类游戏的序幕。在石器时代,尽管人类尚处于愚昧和野蛮状态,但游戏已经存在。
其他动物也有“捉迷藏”的本领,但它们玩“捉迷藏”游戏只是出于本能。而人类的高明之处在于不仅能够在狩猎中利用地形地物与其他动物“捉迷藏”,而且能够将青草披在身上或将身体涂色作掩护,以迷惑动物,并出其不意擒获对手。人类的这种行为方式就体现出人类的文化性,体现出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本质所在。同样,人类狩猎中的“捉迷藏”在生活中不断复制,衍生出一种纯粹娱乐的“捉迷藏”游戏,并广泛传播。
但是,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儿童游戏的文字记述直到唐代才出现。李隆基和杨玉环是历代文人常常挂在嘴上的人物,关于他们的故事也的确不少,真真假假,难以辨别。据“玄宗与玉真恒于皎月之下,以锦帕裹目,在方丈之间互相捉戏。玉真捉上每易,而玉真轻捷,上每失之,满宫之人抚掌大笑。一夕,玉真于桂服袖上多结流苏、香囊与上戏,上屡捉屡失,玉真故与香囊惹之,上得香囊无数,已而笑曰:‘我比贵妃更胜也。’谓之捉迷藏。”
这种民间儿童游戏,本是不值得一记的,这回是沾了帝王的光,才有幸来到文人笔下,而这也是这一早已流行的游艺形式直到唐代才见于文字记述的原因。
唐代诗人元稹曾写过五首《杂事》诗,其中一首这样写道:
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
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
“双文”,据说就是唐传奇小说《莺莺传》中的崔莺莺,这首诗是元稹回忆当年与她在花前月下捉迷藏的情景。
为了增加捉迷藏的难度和兴趣,捉迷藏活动一般都在晚上进行。五代时的花蕊夫人《宫词》云:“内人深夜学迷藏,遍绕花丛水岸傍。乘兴忽来仙洞里,大家寻觅一时忙。”
明清时期的捉迷藏活动更为盛行。不仅一般人家的儿童,就像《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宝玉、宝钗那样的文弱公子、小姐,也迷恋捉迷藏游戏。
截图来自87版《红楼梦》剧照
如《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道:“(宝钗扑蝴蝶)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宝钗也无心扑了,刚欲回来,只听滴翠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宝钗想,‘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那亭内的红玉坠儿刚一推窗,只听宝钗如此说着往前赶,两个人都唬怔了。宝钗反向他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坠儿道:‘何曾见林姑娘了。’宝钗道:‘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我要悄悄地唬她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她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这里头了。’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口内说道:‘一定是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一面说一面走,心中又好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他二人是怎样。”这里宝钗所谓“金蝉脱壳”的法子,实际上是以捉迷藏为幌子的。只不过这种迷藏不是以巾裹目捉摸他人,而是其中一方躲藏,另一方寻觅的方法罢了。
到了明代,另有一种童戏叫“摸瞎鱼”,这种游戏与捉迷藏是同类但又有所区别。
明人沈榜《宛署杂记》记述说:“摸瞎鱼:群儿牵绳为圆城,空其中方丈。城中轮着二儿,各用帕,厚蒙其目,如瞎状。一儿手执木鱼,时敲一声,而旋易其地以误之;一儿候声往摸.以巧遇夺鱼为胜,则拳击执鱼儿,出之城外,而代之执鱼,轮入,一儿摸之。”把儿童捉迷藏这一游艺形式描绘得惟妙惟肖。
清代,民间把捉迷藏叫作“扎盲”,清代褚人获《坚瓠集·二集》卷三这样说:“儿童以绸扎眼相扑捉,谓之‘扎盲盲’。”也俗称“藏猫儿”,大约是把“扎盲盲”说白了,后来我们说的“躲猫猫”或许也有几分是从这里演变而来。
还有一种“捉小狗”的儿童游戏与捉迷藏属同类但也是有一定区别。
郑传寅等主编《中国民俗词典》介绍说,游戏主要流行于江苏江都里下河一带。由孩子七、八人游玩,年龄最大者当“老母狗妈妈”,并用抽签法定出3人扮“小狗”,余则做捉小狗者。游戏开始,老母狗妈妈藏小狗于草堆,时捉小狗者至窝门口对话:“老狗妈妈,请开门唷!”“开门做什么?”“捉小狗。”“小狗还没生呢!”“要待何时?”“三五个月。”于是,捉狗者又去蹦跳一周,再来对话,第三遍对话毕.捉狗人即进窝去捉。此时,老母狗已放小狗出洞各自躲藏。捉狗者到处寻找,小狗则千方百计躲闪、逃匿。
清代画家冷枚所绘《百子图》中捉迷藏的场景
从表面上看,捉迷藏是一个简单的藏、捉角色的互换游戏,而其背后则是一种心理智慧的体现。游戏时,参与者须观察、识记周围地形、地势、物体等环境信息,揣猜对方心理并做出判断,进而调整自己的躲藏或捉找策略,从而实现不被发现或尽快找到对方的目的,游戏因此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加之游戏形式多样,简便、易行,颇受城乡儿童喜爱。
这么一项古老的游戏可以代代流传下来实为不易,流传至今早就不再是儿童专用了。一些大型的成人游戏活动中,都会加入捉迷藏的元素,其变化也更为丰富,日本还于2010年创下了参与捉迷藏人数最多的吉尼斯纪录。由此可见,也许是小小的一个游戏,背后却是历史的沉淀和古老人民智慧的流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篇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