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百科
宋代,一个“重文抑武”的时代。北宋立国,既无大唐开疆的强大军事实力,也谈不上赫赫战功立威,更无泽被四方之德,仅因旧朝拥兵自重,以陈桥兵变而登极。因此,统治者以重文轻武策略来防范武将效法夺权和地方割据。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米芾仕途一直不是顺心,很是压抑,于是米芾采取了两种方法来消除这种压抑:“颠”和“书法”。并不客气地笑纳“天下书法第一人”封号,且有诗句夸自己:“自任腕有羲之鬼”。
米芾的娘,名曰阎氏,但米芾的母亲却是他一生的痛。阎氏是一名接生婆,专门给皇帝的妃子接生,尽管接的是“龙种”。但靠“接生婆”这种营生,光听名字,便知道是一种低贱的职业。出身“肮脏”的米芾,经常有人写诗明里暗里对其嘲笑。长期的舆论压力,使他心理开始出现逆反,进而表现出——洁癖 。
如果说“颠”是米芾刷存在感的一种手段;那么书法,可能是米芾的唯一筹码。一旦拂去书法,米芾啥也不是!高超的书艺让米芾稳坐“北宋四大书家”头把交椅。而且他又有极高的书画鉴赏才能,官至书学博士。但在儒生眼里,书画不过是雕虫小技,不能与经国济世的大道相比。
米芾生活在北宋变法的时代,旧党和新党纷争不已。朝廷几乎所有人官员都要选择站队。从表面上看,米芾很会做人,自称“不入党与”,他左右逢源。他和新党王安石,旧党苏轼、黄庭坚,甚至连巨奸蔡京的关系都很要好。不过,这些人与他仅止于书艺。对于变法的游戏,人家是不带他玩的,米芾在他们眼里,是没有资格参加的,他不过是个靠走后门进来的颠子!这时,米芾幡然醒悟,自己原来早已经被人打上了“颠”标签。这种博人眼球的出位,不过是哗众取宠,一生受累!
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米芾自称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对古代大师的用笔、章法及气韵都有深刻的领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芾学书在传统上下了很大功夫。米芾未卷入政治漩涡,生活相对安定,后当上书画博士,饱览内府藏书,熟谙千载故事,古人得失,如数家珍。他少时苦学颜、柳、欧、褚等唐楷,打下了厚实的基本功。苏轼被贬黄州时,他去拜访求教,东坡劝他学晋。元丰五年(1082)开始,米芾潜心魏晋,以晋人书风为指归,寻访了不少晋人法帖,连其书斋也取名为“宝晋斋”。今传王献之墨迹《中秋帖》,据说就是他的临本,形神精妙至极。米芾一生转益多师,在晚年所书《自叙》中也这样说道:“余初学,先学写壁,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其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其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学最久,又摩段季转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觉段全泽展《兰亭》,遂并看法帖,入晋魏平淡,弃钟方而师师宜宫,《刘宽碑》是也。篆便爱《咀楚》、《石鼓文》。又悟竹简以竹聿行漆,而鼎铭妙古老焉。”
米芾书法追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的理念。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虽然画迹不传于世,但书法作品却有较多留存。南宋以来的 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法书,流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在“北宋四大书家”中,实可首屈一指。康有为曾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意为宋代书法家讲求意趣 和个性,而米芾在这方面尤其突出,是北宋四大家的杰出代表。米芾习书,自称“集古字”,虽有人以为笑柄,也有赞美说“天姿辕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立家” (王文治)。
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氏书法成功的来由。根据米芾自述,在听从苏东坡学习晋书以前,大致可以看出他受五位唐人的影响最深:颜真卿、欧阳询、 褚遂良、沈传师、段季展。米芾有很多特殊的笔法,如“门”字右角的圆转、竖钩的陡起以及蟹爪钩等,都集自颜之行书;外形竦削的体势,当来自欧字的模仿,并 保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沈传师的行书面目或与褚遂良相似;米芾大字学段季展,“独有四面”、“刷字”也许来源于此;褚遂良的用笔最富变化,结体也最为生 动,合米芾的脾胃,曾赞其字,“如熟驭阵马,举动随人,而别有一种骄色”。
自宋代以来,米芾的书法影响可谓是举足轻重。米芾的法书,一般认为,学米书的第一家,应推他的长子米友仁,子承父传,颇有建树,小米的《动止持福帖》颇具老米风格。宋代魏了翁《鹤山集》云:“元晖书虽不逮其父,然如王谢子弟,自有一种风格。”张孝祥、吴琚、范成大、张即之、赵孟坚等先后取法米书,颇有成就。南宋孝宗、宁宗时代的吴琚,字居父,居云壑居士,高宗宪圣皇后的侄子,太守郡王吴益之子。官至镇安军节度使,判建康府兼留守。《书史会要》评他:“字划类米芾,而峻峭过之。”《容台别集》也有记载。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篇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