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百科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伏击了侵华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及辎重车队,战斗取得胜利,全歼了闯入包围圈中的所有日军,毙敌1000余人。
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主动前出,在日军意想不到的地伏击日军。
著名战场摄影——115师师长林彪在平型关勘察地形
与几十万人的大会战相比,平型关战斗规模确实不算大,毙敌数字也不算多。然而它重大意义在于——这是中国军队首次积极主动的前出作战,在日军意想不到的地方设伏,犹如一拳狠狠地打在了日军的软肋上,干净利落地吃掉了他的一支整建制辎重部队。
八路军在战斗打响后,完美的展示了机动灵活战术,对被包围之敌实施快速的穿插分割,敢于近战、敢以刺刀见红;这种坚决果断、英勇顽强的步兵战斗作风,是日军之前从未遇到过的。
平型关战斗图画
在平型关战斗之前,战场是由日军而定的,日军想在哪儿打,战场就摆在哪儿。
所以日军可以大摇大摆的在中国土地上横行,他们可以有条不紊的开赴战场,从来不担心自己会在行军途中就遭遇埋伏。
因为从来没有一支成规模的中国部队敢于孤军深入、穿插到战场之外,主动前去选择有利地形,机动灵活的打击日军。
而平型关战斗表明了,中国绝不是可以由侵略者任意横行之地,
中国人是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的。
只要有正确的指挥组织,中国军队就会在任何地方战斗,会随时随地的伏击他们,并且有能力消灭他们。
由此,这一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当时畏日情绪弥漫的社会氛围里,给了全国民众一个极大振奋。所以,这一仗规模虽然不算大,但是意义非凡,所起到的效应是不可替代的!
而现在有一部分人这样错误的认为——平型关战斗只歼灭日军一千余,而当年“国军”与日军的大会战,哪一次不是让日军伤亡过万的?由此要讲意义重大,那么肯定是“国军”与日军的会战更加有意义,而平型关战斗真没什么好宣扬的。
持以上这个观点的人,要么是故意的,要么他们对于“意义”二字,是一无所知的。
抗日战争中的国军重机枪阵地
日军从哪里进攻,国民党军就集中兵力在哪儿死守;
如果日军不攻,那么国民党部队就不动。他们从来不作机动灵活的积极主动出击,更不会做远距离迂回穿插。只是在交战区域步步为营,几乎是被日军牵着鼻子走,处处被动挨打,打得尽是呆子仗与死板仗。
可以这样说,国军几乎都是在“日军指定的战场之上”与日军拼消耗、打阵地战。国军从来没有自己主动出击,去寻找日军的薄弱点,并寻找有利的战场去主动打击日军。
这就是被动防御与消极防御表现!
由此,日军就利用了国军缺乏主动性的这一特点,往往会用一部兵力在正面牵制住国军的重兵集团,然后又以一部精锐迂回到国军后方或侧翼发动攻击,这样一击之下,就造成了国军全面溃败。
日军用几万人击溃国军十几万人的仗,都是这样打出来的。
国军几十万人大会战的失败战例,包括淞沪会战失败,也几乎都是这样来的。
由此,我们虽然承认抗日战场上的国军并不缺敢战的忠勇将士。但是,国军高层的战略指导显然是出了问题的。
而最大的问题就是,消极被动,从不积极主动寻找有利战机!所以国军才会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导致半壁江山沦陷于敌手。有“畏日、避战”之心的国军将领,并不在少数,这是历史事实!
向前线开进途中的八路军115师指挥员
战略上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敢于深入敌后打游击战。
战术上机动灵活,善于抓住战机,找到有利战场;也擅长反牵着敌人鼻子走,在运动中拖垮敌人,并寻机消灭敌人。
部队官兵平等,士气高昂,人人知道“为何而战、为谁而战”,战斗发起时勇敢积极主动。
以上就是八路军的特点!
而这个特点,是从红军时期起在毛主席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也可以说,是打了十年“以弱敌强”的仗打出来的实践经验,也是对三千年来中国古代兵法精髓的全面总结。
所以,八路军能打得出来的仗,国军是学不来,也打不出来的!
比如在平型关战斗之前,原本已经讲好的那些协同作战的国民党部队,到了仗一开打时,竟然没有一支部队到位,更没有一兵一卒前来参战。
这说明了什么?说白了,就是他们那些将领们的畏战避战心理在作祟。
为什么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会一溃几千里?
有人说,这是武器差距太大所致。
然而,这绝不是武器装备差距所导致的,而是人的问题!
装备精良的国军迫击炮小组
从武器上讲,国军与日军的差距,主要在空军与海军。而在远离了沿海省份的内陆作战,日本海军鞭长莫及,则主要是双方空军的差距。
而在陆军力量的对比上,虽然日军武器整体占优,但是国军也有相对的一些优势。
在没有精确制导武器的单发步枪战争中,兵力数量因素绝不可忽视!
双方步兵武器的区别主要是,日军制式武器全是自产的,而国军主要是外购加仿制。
但是,外购与仿制生产也足可支撑这场战争。相对于八路军的缺枪少弹,事实上国军却从未出现过这个问题。
国军德械师单兵装备
日军与国军的步兵武器对比。
(1)首先比冲锋枪。
日本由于资源匮乏,拒绝了在步兵部队列装冲锋枪这种耗弹量极大的自动连发武器。而国军步兵部队却拥有大量的冲锋枪与毛瑟快慢机冲锋手枪。
由此,在100米内短兵相接的近战火力上,国军火力胜过日军!
(2)其次比机枪。
国军仿制与进口的捷克式轻机枪和马克沁重机枪性能,事实上优于日军的轻重机枪。
国军轻机枪战斗组
(3)再看步枪对比。
双方都是基于毛瑟98K步枪的引进生产型,日军的三八大盖除了长度更有利拼刺之外,其他性能并没有胜过中国步枪,双方都在同一水平线上。
所以,在抗日战争时期,只有缺乏军工生产能力的八路军与游击队,才会把缴获的日式武器当成作战主力。
而国军部队从来不用日式武器,就是因为国军不缺步兵装备,也瞧不上那些三八步枪与歪把子机枪,这是事实。
精锐的国军中央军单兵装备
由此,不得不讲几句题外话,又有以下一个很有意义的对比。
是1937年的国军与日军的武器差距大呢?还是1950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之间的差距大?
答案是:入朝之初的志愿军与美军之间的差距,比当年国民党军与日军的武器差距要大得多!
在没有获得大量苏式军援之前,志愿军的武器装备水平比1937年的国军中央军真强不了多少,志愿军的步机枪以缴获的三八步枪、捷克式、马克沁为主,炮兵力量薄弱,海空军全无。
而当1937年的国军已经拥有规模虽小、但基本已经较为成熟的空军。
而更关键的是,美军的海陆空力量无与伦比,火力几十倍于日军。
而用着与1937年国军水平差不多武器的志愿军,能在狭长的朝鲜半岛上组织发起五次大战役,把美军赶回了三八线以南,并稳定了战局。
但是1937年的国军,却在宽广的中国战场上却兵败如山倒,溃退几千里,大半国土沦陷。毫无疑问,这真不是武器问题,就是因为“人”的问题!
在坦克掩护下进攻的日军
平型关战斗的大捷振奋了人心,也展示了中国军队同样是善于战斗的。
但是当年的国民政府并没有按约定向八路军提供枪炮粮弹支持,反而千方百计的处处加以限制。
这就使得几乎毫无后勤支持、条件极为艰苦的八路军再也打不起这种仗了。从此便由运动战转入了化整为零、分散出击的山地游击战。
这儿不得不说一说,如果历史可以假设。
那么完全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八路军不是仅有三个缺枪少弹的师,而是有枪弹保障、供应充足的十三个师,那么类似于平型关战斗的这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运动伏击战,就不会仅有一次了。
平型关战斗后的八路军某部展示缴获的战利品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篇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