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百科
让我们共同缅怀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尊严而英勇奋斗的革命先烈们。今日,我要向您介绍的,就是一场由我军名将粟裕率领的伟大壮举——高邮战役。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背景。至抗战胜利之际,中国人民苦战八年,终于日本宣布投降,南京国民政府命令全国日军必须解除武装,向我军投降。然而,位于江苏省高邮县的日军,却是冥顽不灵,坚决抵抗,不肯投降。此情此景,令人感到痛心疾首!
在此危难时刻,时任新四军副指挥员的粟裕将军深知此次任务的重大责任,毅然决然地亲自指挥,多次派出使者劝导日军投降。但是,日军仍然拒不服从,敢于挑起这场惨烈的战斗。日本投降之后,新四军立即展开了针对运河沿岸城市的解放工作。仅仅到了十一月份,唯有高邮还驻守着日军,他们死守孤城,宁死不屈。
对于这样的情况,蒋介石野心勃勃,趁机利用高邮作为入侵华中的跳板。因此,蒋介石命令日军不得投降,他企图借助高邮来打破新四军解放苏北的计划。可是,粟裕将军早就预计到这种情况,他大胆提出了用进攻的方式迫使日军投降的想法——那就是发起高邮战役,彻底消灭这股顽敌。
新四军在逼近盐城之后曾经尝试劝说敌人投降,却遭到残酷对待,不仅使者遭杀害,更连起码的投降都遭到拒绝。不堪忍受日军的猖狂行为,粟裕最终还是建议由上级批准,马上展开高邮战役。基于对粟裕的信任和尊重,党中央于是答应了这个请求。
之后,粟裕将军制定了两个阶段的作战计划:第一阶段,旨在先扫除日军和伪军的所有据点;而第二阶段则是全力围攻高邮。为此,粟裕将军筹备了足以支持前方重重军事行动的丰富物资。面对日军和伪军的顽强抵抗,而且他们仍然奢望得到蒋介石的援助,但无疑,他们的希望依然注定破灭。
终于等到十二月十九日,新四军第七总队发起了凌厉的进攻,迅速击溃了高邮城外的日军和伪军的一系列重要据点。在二十一日,邵伯的其他日伪军据点也在新四军强大的攻击下荡然无存,使得此时坚守在高邮城内的敌军正面临着严峻的困境。
然而,艰苦的战斗远未结束。尽管新四军在城外向日军竭力喊话并播放他们国家的歌曲,甚至赠送宣传手册,让他们反思战争,然而高邮城内部包括军官在内的大部分日军都寄希望于国民党的救援。为了等到这一刻,能否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至关重要。
时间在推移,日伪投降的时机也越来越紧贴人心。进入十二月份以后,留在高邮城内部的日军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可言。尽管还有少数日军士兵坚持认为继续抵抗没有太大意义,但仍然有一部分内部激进分子固执己见,表示自己会严格执行上级的命令进行抵抗。新四军剿灭俘虏敌军
战斗即将进入最后关头,新四军决定全面推进,选择夜间出其不意的态势,以东、南、北等多个方向全线进攻。同时,突击队员以巧妙地利用改装后的发动机驱动的车辆作为掩盖,全力冲破防御严密的护城河,与敌军进行最为激烈的正面拼杀。
终于,在五天后的午夜时分,新四军成功击败了构筑高邮城防守的日军核心指挥部,取得了高邮战役的最终胜利。此役胜利,宣告了我国抗日战争史上最后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重要战役圆满收官。对日军造成极为惨重的损失,伪满军被歼灭超过四千人,无数载有机枪、火炮以及其他各种精良武器的辎重被悉数缴获,日军不得不敬服地俯首称臣,主动投降。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当天的现场,新四军官兵一度成为令日军闻风丧胆的存在。而等到善于运用情感感染力的粟裕将军出现之时,大厅里的日本军官顿时如梦初醒,深刻认识到了现实的残酷性。岩崎学眼含复杂感情,将世代相传的武士刀恭敬地赠予了粟裕将军。1982年春,一位来自日本的老兵踏足早已焕发新生光彩的江苏高邮文游台,感慨万分。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篇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