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百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听到这些脍炙人口的词句,你想到是哪位词人写的了吗?是的,这是“词中飞将军”辛弃疾的《点阵子》。
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为何能写出这样气势磅礴的词作?又为什么被称为“飞将军”呢?
让我们走进他一生不得志的坎坷人生,一探究竟。
1、少年英雄,尽显军事才华
公元1140年,辛弃疾出生于山东济南。因父亲早逝,他从小在祖父的教导下长大,深受祖父的影响。他的祖父辛赞是一个爱国的正直官吏。
当时金国灭北宋,皇子赵构南逃建立南宋。辛赞当时在济南,是沦陷区,没有来得及迁到南方。为了辛氏家族的生计,辛赞不得不为金国效力,重新做官。
祖父忠君爱国,却以汉人身份在金国做官,心有不甘,希望自己的后代能背负起扛国复仇的重任。于是,他时常在辛弃疾耳边提起民族英雄岳飞的事迹,带着他游览山河,培养他的爱国情怀。
在辛弃疾跟随祖父新到河南开封任职时,看到山河破碎,心痛不已。他发誓要成为“上马能杀贼,下马能写诗”的文武全才,长大后像岳飞那样“驾长车(chē),踏破贺兰山阙”,把金兵赶出中原。
于是他刻苦学习,每日读书写词,勤加练习。当辛弃疾拿着自己所作的词上门求教大诗人蔡松年时,蔡松年震惊了,他很欣赏辛弃疾的才华和勇气,便答应做他的老师。
老师蔡松年的性格豪迈不羁、又有文人风采,辛弃疾深受影响,性格豪放旷达。
公元1154年,14岁的辛弃疾去燕山考试,虽笔试没过,但熟悉了当时金国的地形地貌。小小年纪的他,已经懂得探究敌情,掌握敌军军事动态的重要性。他没有灰心,而是选择继续努力读书,准备再次应考。
公元1157年,辛弃疾再次赴金国参加科举考试,依旧落榜。而此时,祖父来不及看到辛弃疾大展宏图便满怀遗憾地溘然长逝。从那以后,辛弃疾下定决心扛起祖父抗金复国的遗愿,独自承担人生的风风雨雨。
他参加了耿京领导的抗金起义军,并在军中担任掌书记。当时他推荐一位和尚加入起义军,没想到这个和尚嘴上说着抗金,却借机并偷走耿京的印信。辛弃疾气急败坏,快马加鞭,在乱沙狂剑中将和尚擒杀,找回了印信。
他的英勇让起义军们刮目相看,耿京更是认为他是文武双全的栋梁之材,对他言听计从。考虑到当时的局势,辛弃疾建议耿京南下投奔南宋朝廷,才能与金国相抗衡,于是耿京就派辛弃疾南下向宋高宗表明归顺之意。
谁知,在辛弃疾得到宋高宗的恩准和封赏,准备回去向耿京报喜时,却得知他被投降金国的部下杀害了。辛弃疾痛心疾首,率领五十铁骑在五万敌军中英勇拿下叛徒主帅。
当年,辛弃疾不过23岁,他的英勇事迹广为传颂,鼓舞人心,宋高宗也对他的军事才华赞叹不已。
辛弃疾在乱世中成长,目睹了金国统治下百姓流离失所,迫切希望将金人赶出中原,为国效力。而他智勇双全、英勇无畏的品格,也得到皇帝的赏识。
2.“归正人”身份遭排斥,官场几度辗转
南宋朝廷将从北方投奔过来的人称为归正人,也就是归正统之人。其实是一种蔑称,南宋朝廷并不完全信任他们,不会授予太高的官职。
辛弃疾虽得到南宋皇帝的赏识,却因为是“归正人”的身份,并没有得到重用。
26岁时,辛弃疾写《美芹论》《美芹十论》奏书给皇上,提出对抗金国的具体规划。皇帝虽然觉得辛弃疾才华横溢,但因为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斗争,并没有重视他的这两部抗金宣言。
辛弃疾投奔南宋本是忠君爱国,想要武装抗金,恢复失地,但呈报的奏书一次次被束之高阁,他也没有得到重用。
虽然仕途有过几次升职,但每一次任调都只是文职,并没有实权。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辛弃疾难免心有不甘,郁闷失意。
第二次在江西任职时,他在带湖一带买了一块地,准备修建新宅,退隐耕地。
他亲自规划庄园的格局,并为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认为 “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他还自号称稼轩居士,想要过上悠闲自得的隐居生活。
公元1181年冬,辛弃疾正要去两浙西路担任提点刑狱公事,却被诬陷在湖南建立飞虎军,贪污公款,中饱私囊,草菅人命。
根据宋代官员薪水记载,辛弃疾任职期间薪水很高,足以用来修建住所,并没有贪污,但他仍被追责罢官。
那时,带湖庄园刚刚修建好,42岁的辛弃疾只好选择归隐,开始了他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
42岁到53岁,归隐田园生活的十一年中,他写下了很多名作。“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写出了稼轩对于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的生活。
辛弃疾的田园生活悠然自得,十分惬意,但他内心始终放不下自己的志向。退隐期间他不仅关爱百姓,还时刻关注朝廷和金国的消息,期望自己能有实现抱负的机会。
在《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一词中,他写下“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回顾自己从北方辗转江南归隐山林,现在已是满头白发,秋意寒冷,醒来眼前仿佛仍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他做梦都渴望收复北方失地,无奈报国无门,只能借词作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失意和落寞。
因为“归正人”的身份,他屡屡被排挤、被贬官,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归隐田园,虽生活自在,但内心始终心有遗憾。他时刻心系百姓,为国担忧,矢志不渝。
3.空有满腔热血,唯写词以寄怀
在长期隐居生活中,他以陶渊明为榜样,寄情田园,留恋山水,写了大量田园词和山水词。他还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比如同样主张抗金复国的名士陈亮、被辛弃疾成为“帝师”的朱熹等。
开头那首《破阵子》,便是辛弃疾在陈亮屡次上书言事,被主和派打击后,为了鼓励和声援他所作。
陈亮看到辛弃疾送给他的词之后,立即去拜访辛弃疾。两人相见恨晚,互为知音,不仅一起激烈探讨如何复国,而且同游鹅湖山增进友情。分别之后,辛弃疾还曾追赶陈亮,想让他多留几日。
在与陈亮互赠贺词《贺新郎》中,他写“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大赞朋友至死不渝的报国之心,激励人们建功立业,舍身为国。
公元1196年,带湖庄园失火,辛弃疾移居江西瓢泉,仍旧过着游山玩水、饮酒赋诗的隐居生活。但是他心有壮志未酬,始终难以真正地隐居。
一次,朋友来看望他,他写下《水调歌头·送杨名瞻》一词,用“梦连环,歌弹铗(tán jiá),赋登楼”表达自己经常梦到收复北地,渴望南宋朝廷能够重用自己,却进退两难的愤懑心情。
当辛弃疾被再次启用任福建提点刑狱后,他兢兢业业,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当地百姓解决难题,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1203年,主战派权臣韩侂胄(tuō zhòu)启用辛弃疾,希望借辛弃疾的声望,北伐抗金,但并不打算在军事上对他委以重任。在利用完辛弃疾后,便将他贬官,辛弃疾最后一次实现抱负的机会被断送了。
离开时,他登上北固亭,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词中写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他固执地反问:“我老了吗?没有!还能战斗吗?当然能!”强烈表达了自己空有一身军事才能,却被弃置不用的不满。
1207年,辛弃疾68岁,南宋朝廷想再次启用辛弃疾,但他已卧病在床,不久便去世了。
辛弃疾满腔热血,即使到了生命最后一刻仍然高喊“杀敌”,不忘抗金报国。但遗憾的是,他一生都未能实现理想。
结尾
叶嘉莹先生在《十家词》中曾说:“辛弃疾,他不只是文学,不只是词,他是一个有豪情壮志的英雄豪杰。”
少年时期,辛弃疾雄心勃勃,壮志凌云,是一生中最为意气风发的时期;
中年时期,他被迫隐居,虽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但以词寄情,始终不忘匡复河山的远大理想;
晚年的辛弃疾虽再次被朝廷启用,但官场的争斗并没有让他实现上阵杀敌的夙愿。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历经千年,仍激励世世代代的有志青年为报效国家勇往直前,努力奋斗。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篇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