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简介 >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别再搞混了!

93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28 17:20:31    

四大须生是继老生“后三鼎甲”之后,中国京剧史上第二次鼎盛时期的标志性人物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高庆奎的合称。

一、余叔岩

余叔岩(1890-1943),湖北罗田人,出身梨园世家,系前三鼎甲之一余三胜之孙,清朝同光时期著名青衣余紫云之子,艺名小余三胜,为京剧四大须生之首。他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谭派艺术,把京剧老生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形成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余派,打破了“无腔不学谭”的局面,此后凡同辈或晚辈老生演员十有八九都追随这一条比较新的道路。

余派已成为后学者学习的典范,形成了“无腔不学余”的局面。余叔岩的嗓音条件并不理想,中气弱,音量小,但余叔岩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练就了一副高音和亮音兼容的“功夫嗓”。宽音不够,则以峭拔取胜;厚度不够,则以顿挫弥补。发声、演唱运用“提留音”的方法,声音不左不右,如同写毛笔字,笔的中锋,绝不走偏笔或走险笔。唱腔多用“擞儿”,即声带微微颤动,把音符一带而出,不必用力呼喊。

在声调上,发明了“三才韵”的处理方法,使三个声调相同的连字,在音调安排上错落有致,使听众听起来三个同声调的字并不雷同,悦耳动听。在唱念上,以湖广音为主,力求字正味醇,古朴大方,寓柔于刚,寓韧于劲,寓谐于庄,端庄大方,不温不火,中正平和。在做工和武行方面,功架优美,动作大方,举止合体。

余派艺术把京剧老生行当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峰,他本人也被誉为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一代宗师。

代表剧目:《战太平》、《定军山》、《搜孤救孤》、《捉放曹》、《乌盆记》、《打渔杀家》等。弟子及传人:杨宝忠、谭富英、李少春、孟小冬、吴少霞、王少楼、陈少霖等。

二、言菊朋

言菊朋(1890-1942),原名锡,蒙古族,北京人。幼年考人陆军学校,曾任职于清朝末年理藩院和民国后的蒙藏院。系票友出身,醉心于谭派艺术,于1923年正式下海成为专业京剧演员。在继承谭派的基础上,借鉴青衣小生、老旦以及地方戏等曲调创立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言派”表演艺术。

言派表演艺术的特点是:善于体察剧情,对音韵有较深的研究,唱念严格遵循腔由字生、字重腔轻的原则。唱念清晰悦耳,轻重分明,高低音错落有致地结合起来,并无突兀之感,抑扬顿挫处理得十分和谐。

代表剧目:《卧龙吊孝》、《让徐州》、《贺后骂殿》、《骂杨广》、《骂王朗》、《伐东吴》等。弟子及传人:言少朋、张少楼、毕英琦、言兴朋、邢玉民、任德川、刘勉宗等。

三、高庆奎

高庆奎(1890-1942),原名镇山,号子君,原籍山西。其父是清朝末年丑角演员高四宝。初宗谭派,后根据自身嗓音宽亮高亢的特点,吸收了孙菊仙、刘鸿声的演唱特长,并借鉴花脸、老旦等行当的演唱特色,加以融会贯通,创造了独具风格的“高派”表演艺术。

其在唱法上的特点是:调门高,唱腔长,气力足,嗓音宽亮刚劲,急徐皆有,轻重有层次,起伏顿挫异常明显,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形成了独有的“疙瘩腔”。高庆奎还喜爱反串武生、花脸和老旦戏。

代表剧目:《哭秦廷》、《逍遥津》、《斩黄袍》、《赠绨袍》、《坐楼杀惜》等。弟子及传人:白家麟、王斌芬、李盛藻、李和曾、李宗义、宋金罗、沈金波等。

四、马连良

马连良(1901-1966),字温如,北京人,回族。8岁考入喜连成科班,师从叶善春、萧长华、蔡荣贵等,先习武生,后改老生。入科十年,在“唱、念、做、打”诸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表演上博采众长,锐意创新,勇于实践,创立了继谭(鑫培)、余(叔岩)之后影响深远的“马派”表演艺术。

马连良嗓音清亮圆润、爽朗明澈,唱腔旋律流畅,寓巧于圆,吐字善用京音,发音讲究鼻腔共鸣。音节抑扬顿挫,十分讨俏。念白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音乐美感。身段、做工讲究传神不温不火,恰到好处,“唱、念、做、打”可用帅和美两个字来概括。马连良先生享名长达40余年,既是前四大须生之一,又是后四大须生之首。

代表剧目:《甘露寺》、《群英会》、《苏武牧羊》、《四进士》、《赵氏孤儿》等。弟子及传人:言少鹏、王和霖、王金璐、迟金声、吴俊良、周啸天、申凤梅、马长礼、朱秉谦、冯志孝、张学津、张克让、安云武、薛宝臣、朱宝光、陈德俊、朱强、王文清、高彤等。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最新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篇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