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百科
近代史上民国大师辈出的时代,无法回避的就是郭沫若这个人物,他不仅是诗人、文学家、史学家、考古学家,更是一位优秀的爱国青年。
不知为何,网上却肆意抹黑郭沫若,指责其是渣男,龟儿子,还主张把定陵挖开。郭老在这些唾骂声中黑了好久,事实却并非如此。
郭沫若文学成就和史学成就,其指导方针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他们在郭沫若的哲学思想和史学学术方面,都具体的论证了这点。
关于文学成就,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历史方面的成就,不仅超过了乾嘉学派如《管子集校》、《盐铁论读本)等;也超过了王国维、罗振玉等。
如《十批判书》《金文丛考》和有关甲骨文的考释等。因而在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思想史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自己独特的贡献。
我们可以设想,假如他还遵循戴震、王国维等的方法,其学术成就就会很平常了,可能就是一位才子型的文学家郭沫若,而难以同时又是近代伟大的历史学家了。
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提出奴隶社会的存在,提出封建社会上限的分歧,这不仅在中国古代史上作了前无古人的学术贡献,即在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论争中,亦发挥了有利于中国革命的作用。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就是这样一部辉煌的著作。甚至于甲骨文与金文的古文字考释,也是为了对那个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提出历史性的证据,而并不是单纯为了古文字的形、音、训涵而作的小学解说。
1924年,郭沫若在翻译了《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后,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中共领导人瞿秋白等人的推荐下,1926年3月,沫若前往广东,就任广东大学文科学长。
在广东学期间,郭沫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据当时担中共广东大学总支书记兼粤区学生运动委员会委员的徐彬如回忆:1926年北伐前,郭沫若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不久,郭沫若把文学院整顿得很好。此时,郭沫若要求入党,写了申请书。
在国共两党合作的背景下,1926年7月,郭沫若加入国民党,参加北伐,并担任了北伐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此时虽然是国民党员,但在思想上早已是一名马克思主义者。
所以当他发现蒋介石有背叛革命的迹象时,毅然写下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这篇战斗檄文。其实,当时蒋介石十分器重他。蒋介石在南昌讲演时,郭沫若常常在一旁大声将他的话传递给听众。郭沫若如果不是因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他不会抛弃个人的大好前程,选择"反蒋"这条充满危险的革命道路。
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郭沫若秘密抵达上海,向周恩来等人汇报了蒋介石的情况。1927年4月16日,周恩来赵世炎、罗亦农、陈延年李立三致电中共中央,建议出师伐蒋。
从周恩来等人对郭沫若情报的高度重视来看,他们将郭沫若当成了在组织上尚未入党的同志。郭沫若的积极呼吁对于中共中央决定独立自主地开展革命斗争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抗日战争中郭沫若也身先士卒,武汉会战的时候郭沫若还是最后一个撤离武汉的高级将领(中将),武汉沦陷当天才走,临走还在工作,即便不能说先走了的就是胆小鬼,但这个例子至少也能证明郭沫若不是啥软骨头了吧?
郭沫若作为一个在国际上有名声的人物,在国家遭到封锁的时候,利用自己的名望,积极团结国际上的进步人士,对国家打破封锁是做出过贡献的。比如1950年和之后的几届的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以及1955年以郭沫若为团长的代表团出访日本。
所谓鲁迅先生骂郭沫若"远看是条狗,近看郭沫若"纯属造谣。在郭沫若在世时就有一些无耻的学者编造了鲁迅,并多次斥责郭沫若。鲁迅先生亲自驳斥了所谓的"鲁迅骂郭沫若"。
郭沫若将安娜遗弃在日本,不辞而别。这是无稽之谈。郭沫若改姓"杨伯勉"。他历尽艰险,冒着被日本军警发现和逮捕的危险,带着蒋介石国民政府的通缉令回国后被逮捕。为了抗日战争,他毅然三天三夜坐船回家抗战!
所谓郭沫若写《赛过我亲爷爷》也是无稽之谈。这一谣言主要是凤凰卫视何亮亮和高晓松《鱼羊野史》的编造。高晓松的历史水平不如他的外表。
这么有风骨的一位人物,被黑这么惨,随着历史研究院为郭老正名,相信大家都会对他有个新的认识。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篇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