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老挝和泰国是同宗同源兄弟,为啥不亲?反而是老越之间走得更紧密?

49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08 06:26:21    

泰国和老挝的关系,有点类似俄罗斯和乌克兰——亲兄弟却又经常闹别扭,有时还互相打得你死我活。

在所有的傣泰地区,泰语完全无障碍通用的只有老挝;泰国人如果去到缅甸掸邦,互相交流只能慢慢从简短词汇开始,除非碰到来过泰国的年轻人,才可以用泰语顺畅地交流。

而在老挝,从万象到琅勃拉邦,再到中老边境的磨丁,泰语可以通用。酒店服务员,出租车司机,甚至守停车场的男孩,都习惯地用泰语和泰国来的人交流;我偶尔用西双版纳傣语和他们交谈(因为两地的词汇和语调很接近),他们反而一脸懵圈。

原因无他,无非是老挝电视电台节目不多,官方办的内容不活跃,所以老挝人习惯看泰国的娱乐电视节目,听泰国电台,玩泰国社交平台,追泰国明星,唱泰国流行音乐,看泰拳比赛。

甚至老挝年轻人来泰国发展,当了歌星和拳王的也不奇怪。可以这样说泰国和老挝,目前基本上是“同唱一首歌”。

老挝寺庙

但细心的人会发现,泰国人,老挝人,隔阂还是比较大的,原因非常复杂而有意思。

泰国东北部主体居民“伊善人”,本身就是和老挝主体民族完全一样。但他们比较反感人家说他们是“老族”,只承认自己是泰人。这些微妙处就正好说明了泰国人和老挝人之间不太和谐的关系。

泰国人如果取笑某人说话土气,含义不清,就会说:你讲的是“帕萨老”(即老话)。甚至可以这样理解,“老”这个词,在泰国多少含有贬义。

而对缅甸掸邦傣族,泰国人并没有把他们叫成“泰趴玛(缅甸泰)”,而是叫“泰亚”,就是“大泰”的意思,显然比对老挝人要客气得多,这很有意思。他们是不是面对掸邦傣时自称“泰内”(小泰),倒没听说。

初步盘点泰国,老挝,越南的三角关系,也反应了历史上大小地缘关系的复杂多样性。

老挝历史人物雕像和泰国完全相同

一般公认,“民族国家”是近代才形成的概念。历史上,中南半岛的兰纳泰(清迈),澜沧泰(老挝和今泰国东北部),暹罗泰(湄南河流域),大泰各地(掸邦到滇西的傣土司),景龙(今西双版纳)地位是平等的,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基于民族认同的从属关系。谁向谁称臣,谁当霸主,主要靠实力和征讨结果来评定,而不是靠情感和“历史延续地位”来决定。

从素可泰,阿育塔雅,吞武里,到曼谷王朝,暹罗泰最强,是和缅人,越南,高棉争霸的主力。

而大泰的分散土司,兰纳泰的清迈清线,澜沧泰(包括后来分成琅勃拉邦和占巴瑟王国),景龙等地方都延续了傣族历史上土邦土王习惯,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偶尔有统治能力强的君主向四周扩张,建一方霸权;但随着他的去世,子孙没能力延续霸业,自然又回到以前的小邦状态,被外来强者打败时,就尊其为大,继续过自己的小日子。

这些外来强者,无论是暹罗泰或缅人,越南人,傣泰各土邦对他们的态度都一样,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尊你为大。如果说情感上的交流,应该和暹罗泰亲近,毕竟语言风俗接近,彼此通婚也自然。

这种关系,既说不上民族情感的源远流长,也没有多少刻骨铭心的深仇大恨。

傣泰的共同语言,风俗习惯,及共同信仰,甚至心理特征接近,不是大一统政权强行推行的结果,而是历史上说不清道不明形成的现象,有意者可进行细致研究。

泰国和老挝这对最亲的兄弟,形成历史心结,我个人认为和历史上的普通战争,比如网上写的“泰国如何控制老挝,如何镇压了老挝昭阿奴国王起义”,这些历史桥段没多大关系。

而主要是这几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争夺玉佛

供奉于曼谷玉佛寺(和大皇宫在一起)的这尊玉佛,泰国人视为镇国之宝,许多泰人相信,自从把这尊佛请到曼谷,泰国就国泰民安,二百多年没有受大战乱之灾,没有沦为殖民地,死对头缅甸衰落,等等。都是玉佛护佑的结果。

这尊玉佛于1434年在兰纳王国清莱的玉佛寺发现。1546年,兰纳国王帕雅吉腊芭帕病卒无子,澜沧王子赛塔提拉以外孙的身份继承兰纳的王位。后来赛塔提拉同时继承了澜沧(老挝)的王位,于1552年下令将玉佛运往琅勃拉邦供奉。1564年,又运往永珍(今万象),建立玉佛寺进行供奉。

两百多年后的1779年,暹罗(泰国)将军昭帕雅札克里(后来的拉玛一世)进攻老挝,将玉佛请到吞武里的黎明寺供奉。拉玛一世建立札克里王朝后迁都曼谷,在曼谷兴建玉佛寺,于1784年将玉佛供奉至今。

看到今天泰国的发展水平,老挝人内心难免会想:假如玉佛还供奉在万象,也许我们会比他们过得好。

泰国曼谷玉佛寺

第二.法国殖民者的搅合

法属印度支那的建立始于1862年越南割让交趾支那地区予法国,1867年柬埔寨沦为法国保护国,1885年中法战争后越南正式成为法国保护国,并成为日后法属印度支那的主要部分。

1887年10月,法国在已占领越南的基础上,加上已成为法国保护国二十年的柬埔寨拼凑成立了法属“印度支那联邦”。老挝在1893年被迫加入,都成了法国的殖民地。

法国殖民者进一步干预泰国,在悬殊实力之下,泰国只能维持本土的独立,再也无力维持对老挝领土控制权。

法国殖民者給“印度支那三国“带来的是全新的制度,在他们强大工商业系统,先进经济文化冲击下,在发达交通和新生活方式面前,无论是古老高棉文化,还是儒家文化的越南,人畜无害的老挝泰文化,完全被颠覆;这些殖民地从官方到普通老百姓,都成了法国人的打工者。

从那时开始,越南老挝柬埔寨,被称为“法属印度支那”,俨然是一个整体。

我们不妨大胆预测一下:如果法国殖民者统治这个地方两百年,这“印度支那”很有可能变成印度那样的国家--虽然土邦林立,但他们都习惯在一起。

何况这三个国家在历史上就已经自己整合得差不多,被法国人绑在工业机器后面,并不难揉合在一起。

老挝人跟着“更发达”的法国人混,自然无心理会泰国。

老挝万荣风光

第三.冷战时期成了两大势力对阵前沿

二战后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法国从东南亚退走;但随着冷战来临,美国进入东南亚,中苏支持的越南共产党也走上了前台,“印度支那三国人民”成了反抗美帝国主义侵略的热门词。

泰国则成了美军在越战期间的后方,也卷入东西方阵营的对抗,曾派兵进入南越和老挝,配合美军作战。

老挝内部也被分化,连缅甸掸邦军老兵说起“白老红老”的历史故事,都有一大串的话题,一般来说泰北国民党残军和泰国政府,都支持亲美的“白老”,而和越共领导的“红老”(老挝爱国阵线)进行对抗。

但“白老”打不过“红老”,美国甚至还在1964年直接出动飞机轰炸老挝,并雇佣了泰国“猎虎”志愿军帮助亲美的老挝政府军一起作战。

而老挝和越南的“红方”,在中苏支持下,也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鲜血凝成的革命友谊”。老挝共产党领导人凯山.丰威汉还有一半的越南血统。

随着美国在1973年签署了和平协议并退出老挝,两年后美国灰头土脸退出越南,北越军队攻入西贡,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和越南并肩战斗的老挝共产党也建立了新政权,老挝亲美势力退出舞台。

但越南抗美的胜利也培养出自己的野心,他们还想继续把“印度支那三国”的牌子玩下去,而且自己当老大。结果越南进攻柬埔寨,派五万大军入驻老挝,既防中国也威逼泰国;而侵略柬埔寨的越军更是逼近泰国边境,泰国悲观者认为:如果越南进攻泰国的话,越军坦克很快就会冲进曼谷。

越南这种地区霸权行径遭到中国和泰国的反对。最终越南失败,回归理性。

可以这样总结,从冷战到90年代,越南和老挝始终是同一战壕的朋友,而老挝和泰国,更多的是敌对关系。

这种对立,从上到下,在双方心理肯定都有影响。

冷战时的老挝人民军

冷战结束后,泰国提出的“把东南亚战场变为商场”的口号得到推行和落实,泰国积极发展和老挝越南的关系,印度支那三国最终驱散了历史的硝烟,走向了和平发展的道路。

泰国和老挝,这对历史的冤家兄弟,也走向正常的关系,这二十多年来泰国在老挝有大量投资,老挝生活用品也有很大部分来自泰国。从生活方式到文化产品,老挝几乎和泰国没有多大差别。

但曾经的敌对关系,以及老挝政府在制度上和越南的高度捆绑,老挝人总会对泰国多少有点隔阂。

越南是个野心不小的地区强国,历史上他们完全接受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制度,却一直没有融入中原王朝;在他们看来是自己“英勇抵抗”的结果。在他们心里,泰国老挝是“蛮夷”,而法国人搞出来的“印度支那”概念,在他们看来,赶走了法国和美国,自己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所以对于曾经在一个战壕里混过的老挝,越南人肯定不会轻易放弃,因此一旦自己有所发展,越南人利用自己和老挝“特殊关系”和“友好合作”,从政治、军事乃至经济上控制老挝,都很自然。

而老挝官方,基于制度上的同步,甚至各种官场术语的相同,自然和越南人打交道更轻松自然。和“政局常乱的泰国”保持距离就不奇怪啦。

湄公河水滔滔而去,历史的是与非,现实的争与斗,民族情感,文化异同,制度优劣,都可以是相关各国各方互相竞争的各种参照条件。

我只希望不要用战争手段来解决竞争问题,则天下苍生幸甚!人畜无害的泰国老挝人民幸甚!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最新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篇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