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百科
作为东非高原上的霸主,国土面积超过百万平方公里,人口过亿的非洲强国埃塞俄比亚,是一个有着3000年文明史的古国,公元前后就建立了强大的阿克苏姆王国。二战时更是击败了全副武装的意大利侵略军,是非洲唯一没被殖民过的国家,有较强的内部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近年来借鉴中国的发展模式,经济建设上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悠久而顽强的国家,却有着挥之不去的痛,那就是厄立特里亚的独立!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强悍的东非小国。
训练有素的厄立特里亚女兵
国家名:厄立特里亚国
所属洲:非洲
首都:阿斯马拉
人口数量:670万
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
GDP总计:49.38亿美元
人均GDP: 900美元
国旗:旗面由三个三角形构成,红色部分中有一个由三枝黄色橄榄枝构成的圆形图案。红色象征为争取独立解放而斗争,绿色象征农业和畜牧业,蓝色象征国家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财富,黄色象征矿产资源,橄榄枝象征和平
厄立特里亚国旗
厄立特里亚位于非洲东北部,西邻苏丹共和国,南邻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东隔红海与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相望,扼红海进出印度洋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国海岸线长1200公里。(下文厄立特里亚简称为厄特,埃塞俄比亚简称为埃塞)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厄特堵住了埃塞所有的的出海口,其离海洋最近的距离仅40余公里,悲催且憋屈的埃塞只能望洋兴叹,成为了一个能听见海浪却看不到浪花的内陆国。
厄立特里亚位置及周边国家
埃塞因此成为厄特国家安全最直接的威胁,两国曾爆发长达三十年的惨烈战争。面对体量十倍于自己的国家,能够不落下风,可见这个小国的战力强悍,厄特也被誉为“非洲朝鲜”
此外,厄特同也门曾因红海大、小哈尼什岛主权争端发生武装冲突,最终和平解决。与邻国吉布提和苏丹关系也一度十分紧张。
阅兵式上英姿飒爽的女兵
由此可见厄特的地缘状况相当糟糕,虽说有着扼守红海的优势以及上千公里的海岸线,却因为外部安全问题经济得不到发展,人民生活穷苦,可谓是内外交困。
厄立特里亚原本是埃塞俄比亚的一部分,公元2世纪以后,厄立特里亚中央高原地区便逐渐成为阿克苏姆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到8世纪中后期随着阿拉伯人入侵,衰落的阿克苏姆帝国开始将政治中心南移到埃塞俄比亚,16世纪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并在1890年沦为意大利的殖民地。
阿克苏姆帝国势力范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联合国的同意之下,与埃塞共同组成联邦。1962年遭埃塞兼并,成为该国第14省。
然而厄立特里亚并不愿接受埃塞的统治,争取独立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在1960年代成立,开始了武装独立的道路。
1988年,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发动进攻,击败埃塞俄比亚军队,占领了厄立特里亚全境。在经历三十年的武装斗争后,1993年4月终于在联合国的斡旋下举行了公民投票,根据全民公决的结果,厄立特里亚正式宣布独立。
厄立特里亚独立战争期间的军事形势图
厄特的独立使得埃塞俄比亚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内陆国,要假道厄特的阿萨布港出海,双方在港务结算上龃龉不绝。再加上意大利殖民时期遗留的模糊不清的边界,激烈矛盾使两国最终反目成为必然。
1998-2000年间两国爆发大规模边界战争,厄特被迫实行全民皆兵政策,迅速组建了30万军队,年满18岁至50岁的男人均要服兵役。这意味着厄特全国一半的青壮男人要到前线。长期的战争导致厄特大规模招收女兵。(当时厄特人口不到300万,而埃塞则超过6000万)
战争期间,在边境地区集结的厄特士兵
战争中,作战经验丰富厄特军一度占据上风,使得埃塞遭受多次重大失败。然而毕竟“瘦死骆驼比马大”,势微力弱的厄特终于不敌。埃塞收复了所有争议的领土,并宣布停止同厄特的战争。
遗留在埃厄边境地区战争残骸
这场疯狂的战争导致大约10万人死亡,上百万人流离失所。两国之间的战争带来的伤亡规模和惨烈程度堪比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这场战争无意义消耗人命的方式则令人想起如同绞肉机一样残酷的凡尔登战役。战后两国除了以“独立国家”身份进入二十一世纪,还多了两顶“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的帽子,这场战争没有赢家。
厄特全境依据地形地貌可划分4个地理自然区:东部坡地、东部沿海平原、中部高原和西部低地丘陵。
厄立特里亚地形图
厄特属于高原地区气候,东部和西部平原地区气候炎热,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高原和西部地区全年降雨量丰富。东部大部分地区雨量不足,尤其是红海沿岸平原,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干旱,呈沙漠状态。厄水资源缺乏,境内河川不多,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森林覆盖率15.8%。
厄特境内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矿产有铜、铁、金、镍、锰等。地热资源丰富,红海沿岸和西部地区可能有石油和天然气。除此之外,厄立特里亚还富含地热和渔业资源,拥有几乎所有已知的鱼种和丰富的珊瑚资源,尤其盛产鳕鱼、金枪鱼、沙丁鱼等。
厄特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业为主,80%的人口从事农牧业。该国丰年粮食自给率仅有60%-70%,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1人处于食物短缺状态,其民生艰难的情况可想而知。
厄立特里亚儿童
厄特是个贫穷、落后的农牧业国家,不仅经济基础薄弱、结构单一,而且管理方式落后、生产效能低下,科技水平更是无从谈起,以至于很多地区依旧停留在逐水草而居、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
首都阿斯马拉
由于长期饱受战乱之苦、国家极度封闭、基础设施薄弱、官员贪污腐化现象严重、政府工作效能低下等原因,导致它虽然具备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但在独立近30年后,却始终没有摆脱一贫如洗的窘境。
厄立特里亚市场
厄特独立至今,一直由伊萨亚斯·阿费沃尔基进行统治,已有37年时间。为了巩固自己的权位,阿费沃尔基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国民与外界接触,堪称非洲最封闭的国家。
总统伊萨亚斯·阿费沃尔基
厄特的官方语言为英语。国民信仰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的约各占一半,少数人信奉天主教或传统拜物教。
厄特历史上曾是地区贸易中心,与周边国家和民族交流频繁。厄特社会融合了多种民族、宗教和传统习俗,彼此相处融洽。由于受西方势力影响较早,厄特城市生活较西方化。尽管厄特经济落后,但社会秩序良好,犯罪率很低。厄特人民热情好客,礼貌待人,开朗大方,对人恭敬而不失自尊。
阿斯马拉国家博物馆
厄特的旅游业历史悠久,也是厄立特里亚唯一赚取外汇的服务业。阿克苏姆王国的大部分区域在厄立特里亚境内,尚存不少遗迹。地形多样,自然景观丰富。阿斯马拉、马萨瓦、阿萨布和达赫拉克群岛为有名的旅游点。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旅游饭店等配套服务缺乏,旅游市场开发滞后。
阿斯马拉皇宫,为一金黄间以白色的传统建筑,原为意大利总督建造
厄立特里亚是一个顽强不屈但一无所有的小国,这样一个国家,就算他与全世界交恶,也不会有多少人在乎。这里没有石油,没有稀有矿产,大多数时间没有降雨、没有食物;在这里,生存才是所有生命考虑的最多的问题。
和平来之不易,希望厄立特里亚政府将重心转移到国家建设上来,着重于改善人民的生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篇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