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百科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夏商到民国,朝代持续更替,产生了很多国家,有的大一统,有的则处于分裂时期,而无论是不是大一统王朝,国都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它是国家的重要象征。而国都不仅有首都,还有陪都,辅佐首都的若干职能。
大同,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被评为中国第九大古都,在大同历史上,一共有多少次成为都城的朝代,每次作为都城的时间是多久,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
公元313年,拓跋猗卢修建盛乐城作为北都,修整平城旧城作为南都。
公元315年,正式建立代国。大同作为南都历史比代国的建国时间更早,但作为国都应从建国时间开始计算,到代国被前秦苻坚灭国(376年),大同作为代国南都历史应该为61年。
公元386年,鲜卑人拓跋珪重建代国,以盛乐为都,但直到北魏建立前的12年间,并没有再提到以平城为南都的资料。
有人把重建代国的这12年认为是大同作为陪都的历史,可能是把之前的代国与重建的代国混淆,导致陪都时间统计错误。
公元398年6月,拓跋珪改国号为“魏”,即“北魏”,并于7月迁都平城。
北魏是南北朝时期的第一个王朝,至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大同作为北魏首都的时间,为95年。
北魏(平城时期)形势图
北魏迁都洛阳后,平城被称为“北都、北京、代京、代都”,依然依靠北方六镇保留一定军事实力。
孝文帝改革遭遇很多鲜卑权贵的反对,他们以洛阳夏天太热、祖上安葬在古都等各种理由,往返平城与京师洛阳的现象时有发生,回迁平城的声音也不绝于耳。但孝文帝一心想要得到汉人的认可,去胡汉化的决心和回迁平城的矛盾,让北方六镇的军士备受歧视,他们不通汉话,不能入朝为官,官阶待遇还有所下降。而接受汉化的北魏高官,不但学习了汉人的文化,也学到了其中的糟粕,朝野腐败,剥削变本加厉,最终激化了矛盾,并导致北魏灭亡。
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到公元534年北魏覆灭,平城作为名义上陪都的时间,为41年。
公元936年,石敬瑭为了得到契丹的支持,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并向小自己10岁的耶律德光称“父”,石敬瑭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儿皇帝”。从此,云州归辽国管辖。
辽兴宗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云州被升为西京大同府,成为辽国五京之一。
辽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金国名将完颜宗翰攻占大同府,大同结束辽国西京历史。公元1125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为金兵所俘,辽灭亡。
从公元1044年云州成为西京到1122年被金国攻占,大同作为辽国陪都西京的时间,为78年。
辽、宋、西夏形势图
金国攻占大同后,大同仍然为西京,改西京道为西京路。
金哀宗完颜守绪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金西京最终被蒙古军队攻克,从金太宗完颜晟天会元年(公元1123年)开始,大同作为金国陪都西京的时间,为103年。
金、宋、西夏形势图
元初沿袭了辽金时期大同作为西京的建制,至1288年才由西京路改为大同路。
如果从忽必烈即可汗位,改国号为“大元”(公元1271年)开始算,大同作为元初西京的时间,为17年。
大同从北魏前身代国开始,到辽、金、元王朝,作为都城的历史,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这是由大同所处的特殊区位和地形所决定的。大同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汇处,担负着两种不同文明冲突的战略防御重任,故游牧民族强盛时,需要南下中原,就需要有这样一个大本营(或大本营之一)作为跳板,来当做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代国南都(61年)、北魏首都(95年)、北魏陪都(41年)、辽国陪都(78年)、金国陪都(103年)、元初陪都(17年),大同历史上作为都城历史,共计约395年。
大同古城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篇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