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百科 >

中西合璧的民国服饰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6 14:00:48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废除了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国成立以后,清朝的服饰制度大部分被革除,传统服饰至此发生了整体上的变化,中西合璧的服饰逐渐进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中山装”和“旗袍”成为这一时期的经典服装。

20世纪20年代,男子穿着传统的中式礼服——长袍马褂居多,劳动阶层仍穿传统的时襟偏襟、短衫短裤;女子流行穿着上衣下裙,传统的痕迹还比较重。 后来,中西合璧的服饰或纯西式的服饰逐渐进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中山装”和“旗袍”成为这一时期的经典服装。

广州中山纪念堂前身着中山装的孙中山先生塑像。资料图

中山装是由孙中山先生创意并率先穿着的,故称中山装。辛亥革命后,有人向孙中山建议:您经常迎接宾客,应该做套西服。他说:“穿西服就得用外国的衣料,那样就要浪费我们中国的钱,使我们的黄金白银白白流到外国去。”后来,根据孙中山先生的授意,一位名叫黄隆生的洋服商人设计制作了一套简便的服装。中山装综合了中西式服装的特点,以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为基样,加一条翻领,将三个暗袋改为四个明袋,穿着方便,便于携带文具。中山装被赋予革命及立国的含义,以衣服的结构寓意“礼、义、廉、耻”“以文制国”“五权分立”和“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等等。封闭的衣领显示了“三省吾身”、严谨治身的理念。中山装穿起来收腰挺胸,舒适自然,外观轮廓端正,线条分明,有庄重的美感。国民党与共产党的许多著名领袖都倡导穿中山装,使它成为现代中国男子的代表服装,被公认是中国的正式礼服。

酷爱旗袍的民国女子 来源:新浪时尚

旗袍本是满族女子喜爱的服装,20世纪20年代以后,汉族女子也开始穿着。它的流行,主要是具有简洁和东方神韵的特点。20世纪20年代初的旗袍,样式和传统旗袍相比,袖口逐渐缩小,绲[gǔn]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阔。至20年代末,因受欧美服装影响,旗袍款式也有明显改变,如缩短长度、收紧腰身,等等。到30年代,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是流行高领,渐而又流行低领,甚至流行起没有领子的旗袍。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而流行长的,长过手腕;时而流行短的,短至露肘。至于旗袍的长度,更有许多变化。由于战争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旗袍的款式趋向于取消袖子、缩短长度和减低领高,并省去了许多繁琐的装饰,使其更加轻便、适体。

旗袍历经变化,终于成为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中国女性服装。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最新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篇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