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百科
作为宝钗“情敌”的黛玉,她的原型又是谁呢?
影视剧中的林黛玉
在讲黛玉原型之前,我们先要明白一点,那就是贾宝玉是影射传国玉玺,代表着最高政权。谁得到了贾宝玉,谁就得到了天下。黛玉、宝钗争贾宝玉,实际上是在争夺华夏政权。
那么,不言而喻,林黛玉应该就代表了明王朝,更具体来说,代表了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
崇祯画像
有什么证据呢?
以美人比国家,中国文学史上是有这个传统的。
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一个是北方的《诗经》,《诗经》有三种最主要的表现手法:赋比兴,其中“比”就是类比的意思;另一大源头就是南方的楚辞,尤其是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里面有大量的比喻,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就是香草和美人。屈原尤爱用美人来比作他最挚爱的楚国或者楚王,用各种香草来比喻崇高的理想或高尚的品格。
而《红楼梦》也深受屈原的楚辞《离骚》的影响,比如在大观园里种植的各种奇花异草,其实就是屈原说的各种香草,你都能在屈原的作品里找到。
屈原画像
屈原把一生的爱都给了楚国,屈原也用世上最华丽的语言来描绘他最心爱的楚国,他笔下的美人无比美丽,无比圣洁,便代表了他心中的楚国是无比辉煌,无比神圣,容不得半点破坏和玷污。然而如此灿烂辉煌,如此光明圣洁的楚国,既然被野蛮的秦国毁灭了,怎么不让他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呢?
《红楼梦》作者作为明朝遗民,也和屈原一样经历了亡国之痛,看到大好的河山、灿烂的文明惨遭蹂躏,当然和屈原一样感同身受,并也借用楚辞的文学手法,用神仙美人来比作心目中的故国,用各种奇花异草来比作那些品行高贵、坚贞不屈的爱国人士。所以用神仙转世的林黛玉来象征大明王朝是完全说得通的。
关于林黛玉的来历,《红楼梦》中写道:
他却常在西方灵河岸上行走,看见那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绛珠仙草,十分娇娜可爱。
绛珠草是红色的草木,而红色的草木就是赤心木,赤心木就暗示她原本姓朱。
《说文》中讲:
朱,赤心木,松柏属。
《山海经·大荒西经》又说:
有盖山之国。有树,赤皮支干,青叶,名曰朱木。
传说朱姓的祖先就把朱木当做部落氏族的图腾,后来的人就以朱为姓,所以姓朱的朋友往往自称是赤心木传人。
林黛玉为什么姓林呢?这个问题看似废话,其实值得好好琢磨。
上面说了,绛珠草暗示林黛玉本姓朱,朱是赤心木,是一个木字;崇祯帝朱由检的检是木字旁,代表第二个,这刚好是两个木组成一个林字。
诡异的是朱由检这三个字,朱和检代表两棵木,而那中间的由看起来就像两木之间挂着的一个脑袋。
与林黛玉判词判画的描述几乎一致,两株枯木之间挂着一条玉带。
林姓的来源很多,其中一支是商朝比干的儿子,避难长林之山,后代就以林为姓氏。而且林黛玉和比干真有点关系。比干被民间尊为文曲星,又是圣人,而林黛玉则是“心较比干多一窍”的人,这不仅表示她比文曲星还聪明,还暗示她的身份比圣人还高一级,那在人间的话,只有帝王才比圣人等级高。
比干
林黛玉表字颦颦,是宝玉送的,书中这样写道:
宝玉笑道: “我送妹妹一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道:“何处出典?”宝玉 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妹妹眉 尖若蹙,取这个字岂不美?”
贾宝玉的这个解释是杜撰的,真正能把黛玉和颦颦关联起来的是唐代李群玉的这首诗《黄陵庙》的最后一句:
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愁断隔湘川。
黄陵庙在今天湖南湘阴县,是纪念舜帝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之庙,也叫二妃庙。这二妃死后化作湘水之神,所以又被称作湘妃湘夫人,所以黛玉的号“潇湘妃子”就是指舜帝的二妃。
这两句诗里是包含了林黛玉的名字。犹似含颦望巡狩,就是说潇湘妃子紧锁眉头,苦苦盼望南巡的舜帝;九疑愁断隔湘川,只可惜舜帝已经驾崩,安葬在了青山如黛的九疑山,与两位妃子之间隔着漫漫的湘水群山。
林黛玉的字和号,最后都归结到舜帝和湘妃的传说这里。
两位妃子又是尧帝的女儿,所以也被称作帝子;同时帝子又是传说中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即炎帝。而炎帝,是以火德王。
巧的是,明朝从五行上讲也是火德。而贾宝玉的前世神瑛侍者住在赤霞宫,也可以看作是火红色的宫殿。但我们说了,神瑛侍者他只是个侍者,没有资格自己住一个宫殿。所以赤霞宫真正的主人应该是他侍奉的那个人,也就是绛珠仙子。
如此看来,绛珠仙子林黛玉才是赤霞宫真正的主人,这也暗示了林黛玉的君王身份。
林黛玉性格上有很多缺陷,比如她多愁善感爱哭,她生性多疑气量小,她孤傲自诩目无下尘,就是她那林怼怼的人设,其实也是她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知不觉就把人给得罪了,自己还不知道。这和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性格上还真有几分类似,明史评价崇祯皇帝:
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
林黛玉也是生性多疑,又过于小心谨慎,为人太明察秋毫。之所以会成为林怼怼,就是因为他太过明察,同样一件事,他总能察觉到别人根本做梦都想不到的点。
对普通人来说,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皇帝来说,对手下总是明察秋毫,一点小事都用放大镜放大了看,就成了苛刻寡恩了。
林黛玉也爱使小性子不容人,但遇到事情只一味生闷气,而没有处理问题的办法,远不如薛宝钗待人周到,行事豁达,注定了林妹妹不是宝姐姐的对手。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也许是太过年轻,十五六岁就做了皇帝,以前也没有接受过帝王教育,缺乏政治手腕,只一味的意气用事,遇到事情就手足无措,昏招迭出。崇祯最后自杀也更多的是上气使性,不过是成就了“君王死社稷”的美名。
综上这么多证据,我认为可以断定,林黛玉就是影射明思宗朱由检,即崇祯帝。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篇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