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百科
要论明末清初时的汉奸,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吴三桂。处于巨浪翻滚的年代,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既曾是坚守边塞的孤胆英雄,亦是纵敌入侵的头号汉奸;既曾是平叛堪乱的马上将军,又是罪大恶极的两朝叛臣;既曾是受过儒学浸染的肱骨之臣,又是忘恩负义的投机分子;既曾是孝闻九边的孝悌之人,又是弃父择妓的风流竖子。荣与辱、赞与责、忠与奸、善与恶,皆系于一身。既是这样站于历史潮头、集矛盾于一身的人,后世对吴三桂的评价褒贬不一甚至极具争议也就不难理解了,可谓盖棺却难论定。
吴三桂
但如果把关于吴三桂的无数历史片断联系起来看,就不难得出合乎情理的是非判断——吴三桂是最为不忠、不义、不孝的贰臣代表。说其最为不忠,因为他先当汉奸叛明,又当逆臣反清,为两朝所不容。说其最为不义,因为他既贪图富贵、助纣为虐,又崇奢纵欲、挥金似土,借战争达到个人野心,陷苍生于水火。说其最为不孝,因为其“冲冠一怒为红颜”,先当汉奸降清,直接导致父亲及家眷被农民军杀害,后复叛清,导致家族被灭族。他的一生中纵有一点闪光的片断,但总归是身败名裂的历史罪人。
吴三桂,字长伯(亦有史书载字长白、硕甫、雄爽、月先),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生于辽东中后所城一个低级军官之家。其父名吴襄,生母姓氏不详,继母祖氏是辽西豪族祖大寿的妹妹,有一哥哥吴三凤,弟弟吴三辅,以及两个妹妹,子女中为人所知的主要是儿子吴应熊、吴应麟。其先祖本是徽州(今安徽徽州)人,后迁居至高邮州(今江苏高邮),后其祖父“流寓辽东”并定居下来。吴三桂本出身于平民之家,其父吴襄本以养马贩马为生,家中境况并不佳,其家族能够发达起来,缘于吴襄于天启二年(公元1621年)中武举进士,从此步入仕宦之途。随后,吴襄投效辽东望族祖氏门下,进而娶了祖大寿的妹妹,吴家与祖家得以联姻。祖氏世居辽东,皆以军功发家,祖大寿于泰昌无年(公元1620年)为官,先后任靖东营游击、广宁巡抚王化贞部中军游击、前锋总兵等职,后于松锦大战中降清当了汉奸。借助祖氏的帮助,吴襄、吴三凤、吴三桂父子三人在军中官运亨通,祖吴两家渐成为独霸关外的军阀集团,也是霸拥巨额财富的头号大地主。
祖大寿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吴三桂习文练武,出入军营耳濡目染,一口长柄大刀耍得虎虎生威,青年时就养成了勇敢、独立、“沈鸷多谋”的思想性格,在十六七岁时考中武举,正式开始了从军生涯,逐渐成为明末清初时期最令世人瞩目的人物之一。吴三桂出生时,明王朝正处于急速崩溃、大厦将倾之中,皇帝荒废朝政,朝廷宦官当道,文官党争不断,底层农民苦不堪言,内有农民起义烽烟不断,外有新建的满族政权虎视眈眈。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时代给了吴三桂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吴三桂少年时曾立下理想——“仕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意思是当官应做皇帝身边的官,娶妻应得到像汉代阴丽华那样的美人,这个上不了台面的理想随着他军职的提升而逐步实现。从军初期的吴三桂“勇冠三军”,《明档》中言其“忠可炙日,每逢大敌,身先士卒,绞杀虏级独多”,在军中可谓平步青云,20岁时任游击,23岁时任前锋右营参将,26岁时任前锋右营副将(相当于副总兵),27岁时已被擢为宁远团练总兵,跻身于封疆大吏、朝廷显官的行列。不得不承认,吴三桂的步步高升,除了因其背靠显赫的吴、祖两大家族外,也得益于其本人的才能,《清太宗实录》中赞其“聪俊绝人”,《明清史料》中称其是“智勇兼备之大将”。在不断升职过程中,吴三桂对明朝一度忠心不二,多次领兵对清作战,双方互有胜败,尤其是在松山东西石门之战中吴三桂率部勇猛异常,明兵统帅洪承畴向朝廷建言列其为首功之将。
洪承畴
但在随后爆发的对明朝有决定性影响的松山决战中,已手握重兵的吴三桂竟然当了逃兵,暴露了其个人至上、贪图富贵的面目。崇祯十四年七月二十六日,明军正式誓师援锦(即被清军围困多时的锦州),三日后抵达松山城,所谓“统八镇大军倾注于松山‘孤危之地’”。而清军亦倾巢而出,皇太极亲临前线,指挥清兵从王宝山、壮镇台、寨儿山、长岭山、刘喜屯、向阴屯、灰窑山,至南海口一线下营,掘壕三重,切断明军饷道,将明八镇兵围于松山城附近,并派兵围杏山,截守明军退路,将明军置于全歼的绝境。吴三桂依蒙古降人之计成功率部突围至杏山城,突围时连印信都顾不上拿,被清军所得。皇太极随即派兵围困杏山,吴三桂眼见自己血战换来的兵马可能被全歼,遂领兵出城逃跑,杏山城落入清军之手,给困守松山城的洪承畴以致命打击。犹如多米诺骨牌一般,明军兵败如“牌倒”,松山、锦州、塔山、杏山四城连失,明辽东骁将祖大寿举城投降,稳固的宁锦防线处于瓦解之中。吴三桂自投身行伍以来,一向以“敢战”而著称,但出人意料的是,在至关重要的松山决战中,他为保全自身性命,也为了保存他与父亲辛苦积聚的军事力量,竟逃之夭夭。当然,包括吴三桂在内,八镇总兵中有六人临阵逃跑,两人(曹变蛟、王廷臣)死守被清军所杀,但足已说明吴三桂的决战勇气顿然消失,他对大明的忠心也开始动摇。崇祯皇帝考虑当时正值用人之际,也畏于吴氏家族在关外的影响力,只给了吴三桂降级的象征性处分,而且随后不降反升,提升其为提督,授权宁远辽兵和援兵都听他调遣,这时吴三桂已成为明在关外的惟一依靠。
洪承畴被俘
清军攻破锦州、松山后,兵锋直指吴三桂守卫的宁远。他们利用祖大寿与吴三桂两家的亲戚关系,开始劝降吴三桂。吴三桂的挚友张存仁、其兄吴三凤、舅父祖大寿、姨夫裴国珍、表兄胡弘先等明朝叛臣都“遵旨各遗三桂书一函”,但吴三桂皆以沉默应对,死守宁远一年有余。这一年时间面对清朝以及亲朋挚友不断送来的招降书信,吴三桂为什么没有投降?史学界一般认为吴三桂是“明朝统治集团中最反动、腐朽、顽固的阶层的政治代表”,他没有降清,“是纯从个人利害考虑的”(载于《明清人物论集》),但也有学者如《吴三桂大传》的作者李治亭,认为吴三桂此时依然拥有忠君思想,他作为 “天朝”臣子,臣服于“夷人”,为士大夫所不齿。但需要指出的是,死守宁远的吴三桂面对清军的招降,内心的思想斗争肯定是激烈的,但对明朝的忠诚并非铁板一块,依旧处于动摇之中,这可以从他给其外祖父祖大寿的回信中略知一二,皇太极看完这封信后马上给吴三桂回信,信中写道:“将军之心,犹豫未决”,这说明吴三桂在生死存亡之际,给自己留下了降清的后路,这也可以看出吴三桂的狡黠。
皇太极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也是清顺治元年,李自成正月初一在西安正式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正月初八统率百万大军向北京进军,农民军势如破竹,“近逼畿甸”,明朝已经到了“危机存亡之秋”。优柔寡断、生性多疑、刚愎自用的崇祯既想调吴三桂勤王,又想把放弃宁远的责任推给诸臣,皇帝与朝臣相互推诿,一再延误时机,直至三月六日才下令征召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蓟镇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率部入京“勤王”,而此时农民军已经抵达北京城周边,形势万分紧急。已被封为平西伯的吴三桂接到勤王的命令后,来了一个“缓”字诀,并没有立即启程,“迁延不即行,简阅步骑”,耽搁数日后才率几十万军民动身,作为久经沙场的人,他不会不明白救兵如救火的道理,本可率精锐星夜兼程,却带着妇幼老少一起出发。宁远距离山海关不过二百里,骑兵一日夜即可到达,吴三桂竟用了五天时间才到达,此时的农民军已经过昌平,进入北京城郊外。面对如此急迫形势,吴三桂还是不急于进京勤王,竟跟朝廷谈起了条件,“请马一万,安歇家口五日”,如此故意拖延时间,而且向被围困的京城要兵马,足可见吴三桂的无耻,其所谓的“忠君”思想不过是忠已之利而已,坚守宁远城不过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罢了。
李自成攻陷北京
三月十九日,北京城被农民军攻破,崇祯走投无路,于煤山寿皇亭上吊自杀,享国276年的明王朝轰然倒塌,中原人民除了遭受农民军的抢掠外,还将面临满清铁骑的践踏。北京被攻破的第二天,吴三桂的辽东劲旅刚刚抵达丰润(今唐山丰润),勤王已经失去意义,吴三桂回师山海关。夹在清军和农民军之间的他,正盘算着下一步应该怎么走,要么直接与农民军开战,凭他的四万兵马无异于以卵击石,此路不通。要么向李自成投降,他的父母与妹妹等亲人三十余口尚在北京。要么向清投降,降清的汉奸一拨又一拨,不差他一个。面对改朝换代的历史十字路口,他要静观其变,权衡利害,以待最佳时机。
是年三月二十一日,李自成指派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老师张若麒等人向吴三桂发出劝降信,派唐通携带金银和粮饷前往山海关赏赐辽兵,封吴三桂为侯。原本吴三桂对于投降李自成已经动心,所谓“忻然受命”,准备“报使于(李)自成,卷甲入朝”。吴三桂一面准备投降亡明的李自成,一面又为殉难的崇祯帝及其后妃治丧,全军缟素举哀,“节操真是掉了一地”。治丧后,吴三桂将山海关交唐通守御,自率所部进京谒见李自成,途中闻其父亲被拷追赃,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刘宗敏所掠,不由勃然变色,怒气冲冲,咬牙切齿地说:“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见人耶!”他不假思索,当即下令停止前进,挥师返山海关……这正应了那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中间不得不说,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决策上的巨大失误,进北京后贪图享乐,大规模追赃派饷,“兵丁斩门而入,掠金银奴女,民始苦之”,很大程度上触犯了士大夫阶层的根本利益,使新生的农民政权不断陷于孤立。更要命的是,明知要劝降手握重兵的吴三桂,却伤其家人,掠其家产,夺其爱妾,硬生生地把吴三桂推向自己的对立面,最后空留下千古遗恨。
吴三桂与陈圆圆的剧照
面对西有农民军、北有清军的形势,腹背受敌的吴三桂决定乞请清兵,彻底走上了汉奸之路,他虽自言乞请清兵是为了报先皇被弑大仇,这不过是自我掩饰之词,他要报的是个人私仇罢了。虽然吴三桂写给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的请兵信并非明说投降,而是代表明朝与清朝作交易,割地赔款,言“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则我朝之报北朝者,岂惟财帛?将裂地以酬,不敢食言”。吴三桂何等精明,他走的这步棋对他而言有三个妙处:一是依赖清兵报家仇,合剿李自成;二是不降清而是与清合作,无论是明政权重生,还是清政权入主中原,他都将是大功臣,留下极大回旋余地;三是给自己当汉奸披上了正大光明的外衣。
胸怀勃勃雄心的清朝政权,早就图谋中原,而今李自成的农民军间接地帮他们灭了明朝,中原地区一片内乱,一直想劝降的吴三桂又主动乞兵,他们怎么会浪费这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在范文臣、洪承畴等归降汉臣的建言下,清政摄政王多尔衮果断作出决定,下达紧急动员令,倾国出动。多尔衮在得知详细战情后,并没有按照吴三桂乞兵书中所约的中协、西协路线,而是直接向山海关进军。吴三桂在给多尔衮的第二封乞兵信中,把自己的军事部署和盘托出,一场由农民军、吴军、清军三方参战、规模空前的大决战,即将在山海关的面前展开,而已被推翻的明王朝只能当背景了。
老谋深算的多尔衮岂会先于吴军与农民军作战?清军要当“鹬蚌相争”边上的“渔翁”。如无清军参战,数量占有绝对优势的农民军大概率能击败吴三桂,当时的战事一度向有利于农民军的方向倾斜。见清军迟迟不出手,难以支撑的吴三桂率百骑出城,亲自向多尔衮乞兵,所谓“情词恳切”,“声与泪俱下”。此时的吴三桂,依旧名为借兵,实为投降,仍然不忘给自己的脸上贴金,与多尔衮约定酬谢清朝的条件是“毋伤百姓,毋犯陵寝。访东宫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黄河为界,通南北好”,意思是寻找到崇祯的太子,在南京重建大明政权;以黄河为界,以北归清,以南归大明,两国通好;请清兵入北京,不得侵犯明历朝皇帝陵寝,也不得伤害百姓。有人据此认为,此时的吴三桂依旧是忠于明朝的,并没有降清当汉奸,而是如“包胥复楚”一样曲线救国,但如果把吴三桂此前的种种表现结合起来不难判断,提出这样的条件不过是演戏罢了,忠君爱民的假戏要唱,个人利益也绝不能受到半点损害。事态的发展也证实,农民军被击败后,多尔衮命令吴三桂继续追击李自成残部,吴三桂乖乖听令,哪里敢半点提及请清兵时与清约定的条件?南明弘光政权在未知吴三桂已经降清的情况下,准备册封吴三桂为蓟国公,子孙世袭,但吴三桂接到册书后并不启封,直接原样交给多尔衮,此时的他早已把自己当成满清的走狗了,哪敢接受原主人的封赏?可悲的南明弘光政权不知道,他们心目中的救国英雄、想极力笼络的吴三桂,虽对南明使者曾发出“终身不忍一矢相加遗”的承诺,最终却成为南明的掘墓人。正如目睹和亲身经历甲申之变的杨士聪,在其《甲申核真略》中痛斥三桂的变节行为,写道:“吴三桂西不能讨贼,东不能守关”,有何功而言?以忠孝来说,他“有何当焉!”而为博得新主人的信任,吴三桂与多尔衮歃血订盟,率先剃发以示归顺,他成为最后一个降清的明朝重要将领,也是清入关之际第一个降清的人。
多尔衮
随后的故事发展皆在意料之中。吴三桂主动打开山海关城门,迎接新主人的到来;在农民军与吴军战斗呈胶着之势、双方兵力折损大半之时,清军铁骑突然杀出,恰似“万马奔腾不可止”。惯于骑射的清兵,从马上发射出一批批箭矢,像飞蝗一样密集地射向农民军,刀枪并举,剑光闪烁,锐不可当,农民军阵势顿时崩溃,四处逃散。吴、清联军穷追猛打,农民军死伤累累。山海关之战,是一场拼实力、拼消耗的空前规模的血战,打得极为惨烈,据战场目击者佘一元说,石河西的红瓦店一带是交战最为激烈的地方,“凡杀数万人,暴骨盈野,三年收之未尽也”。而战争中最大的获胜方清朝,坐山观虎斗,眼睁睁地看着汉族人内部互相厮杀,然后坐收渔翁之利。对此,民间有名著名的谚语曰:朱家面、李家磨,做好了馍馍,送给对过赵大哥(指爱新觉罗氏)。至今思来,仍旧让人扼腕叹息!如果明王朝的皇帝们能够争点气,明朝的政治能够清明些,如果李自成能够像朱元璋那样有点帝王之相,农民军的军纪严一点,如果吴三桂不当汉奸,不贪念美色,何至于把汉族政权拱手让给金国?何至于几千万汉族人死于清军铁骑之下?只可惜,历史从来没有如果。
有不少人认为,“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诗句,不过是作者吴伟业为了讽刺吴三桂而作,不能过分夸大陈圆圆在吴三桂降清过程中的助推作用,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但如果把吴三桂降清前后面临的选择作以分析不难发现,吴三桂因陈圆圆被农民军劫夺,直接导致其由降农民军变为降满军。前文提到,吴三桂在得知崇祯皇帝被逼自杀后,感到自身力量有限,已经接受劝降,并把山海关交给唐通守御,且得知父亲被农民军拷走也觉得正常,但在“卷甲入朝”途中得知陈圆圆被劫夺,内心却深受刺激,倍感耻辱,怒道:“大丈夫在世不能保一女子,有何面目立于世上!”在这一瞬间,政治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在骤然决定与农民军决裂的时候,他不是不知道包括他父亲在内的近三十名家眷正在农民军控制之下,他不会不清楚一旦与农民军对抗,将把这些家人推入火坑之中,他更不会不了解向满清投降就等于做汉族的叛徒。但事实却是,吴三桂并没有在意这些后果,他在意的只是陈圆圆被劫。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写道:刘宗敏“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绑了来,追求三桂的爱姬陈圆圆”。刘“虽然得到了陈圆圆,而终于把吴三桂逼反了”,此事“关系实在是并非浅鲜”。如此看来,吴三桂最为不孝,虽曾勇闯阵中救父,但却“冲冠一怒为红颜”,宁置父亲及家人于危地,“不爱家人爱美人”,徒有孝名而无孝实。
已经降清的吴三桂被清朝册封为“平西王”,回镇锦州,获赏关外近一半土地,成为名符其实的大地主,此后先后受命领兵镇压陕西、山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反清武装,一路上烧杀抢掠,双手沾满了汉族人民的鲜血,并最终彻底斩断了明朝朱姓王朝的龙脉。顺治初年(公元1643年),民间反清武装不断涌现,众多降清明臣复反清,满清八旗兵善于在平原旷野作战,但在山西、陕西、甘肃、四川、江西、福建等省,山壑纵横,难以发挥长处,有限的兵力捉襟见肘。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初,奉行“以汉制汉”政策的清朝廷向吴三桂下达了携家西征的命令。吴三桂在汉中实行且战且守之计,迅速打开了局面,先后击败了阶州、榆林、延安、蒲县、清涧、宜君、保德等地的反清武装。在平定陕西、山西后,吴三桂又受令出征四川,彼时的四川主要南明永历政权把控。进川后,吴三桂因屡被南明南康王刘文秀率领的兵马所挫,在得胜后大肆报复,斩杀几万名放下武器的士兵,据《江津县志》、《庭闻录》、《滟滪囊》等书籍载:吴军“残暴无纪律”,“骄恣部下,淫杀不法”,吴军所过,“官民庐舍、仓库、典籍荡然一空,靡有孑遗矣”,给沿线人民带去了无尽灾难。后偏居云南的永历小朝廷风雨飘摇,内部以孙可望为首的野心家争权夺利,结党营私,残害忠良,完全把“中兴大业”抛于脑后,被满清最终歼灭实属必然。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十二月,吴三桂受令进军云贵,南明将士虽众,却很少抵抗,不是闻风而逃,就是稍战即溃或献城投降,维持了14年的南明永历政权垮台,永历帝逃亡缅甸。 可悲可恨的是,永历小朝廷被流亡缅甸,已是国耻,但奸臣如马吉翔之流身在异域,依然醉生梦死,党争伐异,燕雀自安,忠臣如李定国、龚彝之人少之又少,永历帝束手无策,可谓腐败到了极致,难怪有缅甸官员私下感叹:“天朝大臣如此嬉戏无度,天下安得不亡!”
驻守云南的吴三桂,集军民政财文大权于一身,为了麾下兵马不被朝廷裁减,索要更多钱粮,采纳汉奸洪承畴“不可使滇一日无事”之计,持续兴兵追击南明残余军队,并图追杀永历帝,“以靖根株”,向清新皇帝康熙邀功,誓要把汉奸之路走到底。吴三桂亲率十大军压境缅甸,逼迫缅甸王交出永历帝及亲眷。永历帝囚禁在吴三桂军中,曾严厉斥责吴三桂“狐假虎威,外施复仇之虚名,阴作新朝之佐命”,吴三桂自知羞愧,“不觉膝屈而跪”,事后向清廷力主就地处决永历帝。不久,清廷批复“著将永历正法”。吴三桂与诸将商议如何处决永历帝,吴三桂很干脆地提议:“骈首”,意即斩首,足见其人之歹毒。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连满族将领爱星阿、卓罗都认为斩首不妥,爱星阿言:“永历尝为中国之君,今若斩首,未免太惨,仍当赐以自尽,始为得体”,卓罗言:“一死而已,他也曾当过皇帝,应当全其首领,何必用斩”。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四月,吴三桂于昆明亲自监刑,纛章京吴国贵命人用弓弦将永历帝及其儿子,以及皇室王维恭之子逐一勒死。临刑前,永历帝毫无惧色,表现出了南明最后一个皇帝应有的尊严,其儿子、太子朱慈煊才12岁,大骂吴三桂:“黠贼!我朝何负于你?我父子何负于你?乃至此耶!”事后,吴三桂命昆明县知县聂联甲亲运薪木至城北门外,将他们的尸体烧化,然后尸灰四扬,彻底消尸灭迹,剩余部分就地埋葬。吴三桂绞杀永历父子,逼死其母后和中宫皇后,可谓斩草除根,为清朝除去了一大隐患,被晋封为亲王,成为清史上得此爵位的第一个汉人,也是仅有的两个汉人之一(另一个人是吴三桂发动叛乱时被册封为亲王的汉奸尚可喜),同时也使自己在后世更加臭名昭著。
至于吴三桂被册封亲王、镇守云南之后的事,根据其为人大抵是可以想象的。贪婪成生的他,手握重权占滇为王,集云贵的土地、贸易、高利贷、商业、手工业、采矿、关税、盐铁金银之利等所有权益于一身,是名副其实的特等权贵兼大军阀、大地主。云南全省的汉族与少数民族都成了三桂及其将吏的奴役对象,生活苦不堪言,“荒残愈甚”“播虐万状,民不胜苦,废田园转沟壑者,已过半矣”,而吴三桂的王府却“库仓金银,币帛积之如山,厩圈骡马豚羊畜之如林”,形成鲜明对比。他崇奢纵欲,宠爱陈圆圆等美姬,到处选购秀女,后宫之选不下千人。而当康熙行撤藩之策时,吴三桂怎会容忍自身利益受损?不惜把叛明降清的套路再行一次,当年曾不顾父亲及家眷死活,如今又哪里顾得上身处京城的儿子吴应熊的死活?遂于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建国号“周”,以次年为周元年,公开叛清,并假惺惺地率三军拜谒永历帝陵,誓师北伐,这样的反叛累及中国又蒙受了八年之久的战争灾难。这种反复无常、善当叛徒的人,当然不会有好下场,最终在与清军对抗途中暴亡,死后三年骸骨被分发各省,其孙吴世璠的首级被悬挂示众,作乱云贵十几年的吴氏家族被灭族。
纵观吴三桂的一生,是集封建官僚、地主、军阀恶行于一身的典型代表,是贪婪成性、权欲熏心、个人至上的野心家,是不忠、不义、不孝的“集大成者”。这样的人不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谁应该被钉上?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篇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