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百科
你喜欢看《舌尖上的中国》吗?
炊烟袅袅,这繁杂的人世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回到家中一张方桌上几道家常菜。
关于食物,中国人民总是有很多话题可谈。
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民以食为天的观念,贯彻在老百姓的方方面面。
历史将自己的记忆,轻轻地融进了那些中国美食中,或深沉,或清淡,或浓烈,或香甜……
无论是煎炸烹煮,还是焖炖烤卤,每一道工序,都包含着当时制作者对美食的用心。
这些制作者,在制作的过程中投入了自己的情感,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传递给世人。
这些食物悄无声息,无人去窥探,无人去靠近,就在它们即将淹没在这嘈杂的世间之时。
有这么一个人,发现了它们的无声诉求,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现到大家面前,他便是陈晓卿。
吃货的成长史
1986年,陈晓卿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摄影专业毕业。同年,攻读硕士研究生。
1991年底,开始拍摄一部名为《远在北京的家》的纪录片,荣获四川国际电视节纪录片大奖。
2012年,他拍摄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席卷了整个中国,震撼了许多人。
也是这部纪录片,使得他被人们记住。
他曾在访谈中提到:享受了听话的好处,代价是磨灭自己的个性。
如同其他孩子一样,陈晓卿从懂事开始,大人们便念叨他要好好学习,别光惦记吃。
小时候的他,学习考试不让家长操心,而且后来也是成功保研。
但长大后的他,打破了禁锢,为了寻找自己,推翻了父母灌输的理念。
在食物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成了一个对吃有着极大兴趣的人。
因而,关于“吃”这一方面,他有着自己的一套言论说辞,让人哭笑不得却又心服口服。
探索穿梭在人间烟火之中
很多人认为作为家喻户晓的导演,应该更常常出入那些高级会所,或是富丽堂皇的酒店。
但陈晓卿,并不是这样的,他更热爱穿梭在嘈杂的市井小巷、山林原野中,去捕捉那一抹烟火气。
陈晓卿说过:探索食物,其实就是寻找自己。
所以对待食物的态度上,陈晓卿有着异于旁人的苛刻。
他认为每种的食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长地域,任何一种食物,离开了属于自己的一方水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
陈晓卿对美食的热爱堪称狂野。
当工作室忙到晕头转向,同事们靠着外卖草草,解决温饱的时候,他宁愿饿着肚子也绝不点外卖。
并且,每周都会带着儿子来一次美食探索,在美食匮乏的北京西城,愣是让他找出了许多接地气的美食。
许多人在外用餐,特别注意餐桌礼仪,但陈晓卿很不以为然。
他认为面对食物,要像面对爱人那般,摘下自己的伪装,呈现自己的本性,那才是对食物的尊重!
陈晓卿有一句常挂嘴边的话:“世界上最好吃的是人”。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他曾经一度想把自己的一本书《至味在人间》,名字定为《最好吃的是人》。
后来被人劝住,才改为《至味在人间》。
这句话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人们本身对美食的喜爱;二是相比于美食本身,更在乎是和谁一起享受美食。
陈晓卿希望,人们能看到美好食物的同时,更有对保持对食物的敬意,希望通过食物能反思自己。
也让更多人认识到,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那些传统的事物,该如何面对着变化飞速的世界。
从古至今,吃饭对于中国人而言,从来都不仅仅是意味着填饱肚子这么简单。
在这背后,所展现的是一群鲜活的人,埋进了情感,融进了文化。
身在异乡,心在远方,我们对一处地方食物的眷恋,多半是它带有童年的味道,令人怀念。
越是弥足珍贵的东西,往往越是平平无奇、毫不起眼。哪怕那些味道,已经淡忘在漫长的岁月中,但依旧令人忍不住沉醉。
岁月悠悠,食物不仅带来远方的思念,还带去了淡淡的乡愁。
你喜欢《舌尖上的中国》吗?里面最打动你的食物是什么?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篇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