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彩礼是给女方父母的还是给女方的,你怎么看?

59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16 22:43:57    

你们那儿结婚需要给彩礼吗?需要给多少?


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全国彩礼均价是6.9万,浙江省高居榜首,人均18.3万;备受彩礼困扰的江西省仅屈居第四,人均11.2万;最注重彩礼的省份当属山东,约86.6%的人送过或收过彩礼。而笔者所在的省份重庆,竟然位居全国倒数第一,不要彩礼


这个数据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我当年结婚那会儿是给了彩礼的,而且还不低。



彩礼这个话题可以说是历久弥新,每年都能引起网友们的广泛讨论,尤其是在国庆、春节这样的节假日当口。


在对待彩礼的态度上,年轻人普遍更倾向于负面评价,认为应当减少甚至取消彩礼。有超过70%的男性认为彩礼不应该超过5万,而仅有不足40%的女性支持这一观点。同时,有70%以上的人认为彩礼应当由小夫妻共同支配,但实际上有超过1/3的彩礼最终落到了女方父母手中


尽管多数人都不堪彩礼的重负,希望有关部门能刹一刹这股风气,但似乎始终没有什么很好的解决办法。究其原因,彩礼属于民俗问题,不便用法律或行政的手段直接干预。


所以,要想解决彩礼问题,还是得从源头捋起。



为什么要收送彩礼呢?


彩礼彩礼,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礼”。古人云:“礼不下庶人”,换句话说,平民百姓本是不需要拘于礼的。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礼渐渐地泛化和下移,民间才慢慢兴起收送彩礼的风俗。


我们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仪式性的东西都是脱胎于某种实际需求,彩礼亦是如此。


在古代,女性一旦出嫁,就意味着跟原生家庭在某种程度上的断绝,从此她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从娘家人变成了婆家人。那么,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也是对女方家庭失去劳动力的补偿,男方确实有义务拿出一笔钱来。出于朴素的情感,相信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这是其一。


其二,所谓礼,无外乎人情。就像结婚生孩子,亲朋好友随点份子钱,那是出于对新家庭、新生命的一种帮助。尤其是在困难时期,你帮帮我,我帮帮你,大家相互帮衬一下,挺一挺就过去了。彩礼亦是如此。若女儿出嫁的时候家里正好需要一笔钱,那又何乐而不为呢?毕竟古时候大家都有儿有女,总是能收回来的


其三,人都是有心理需求的,一旦某种行为被约定成俗,就会在人们心中占据位置。当有人结婚收送彩礼,周围人的人就会跟着效仿,久而久之,彩礼就成了一种必需品,甚至会被赋予一些特殊的含义,比如身份地位、家庭财力、重视程度等等。


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彩礼的初衷确实是好的,而且如果是在古代,彩礼确实应该给到女方父母



当然有的人会说,就算男方给女方彩礼不错,那女方也应该有回礼啊。


没错,中国一向礼尚往来,有来必有回,但不过,这个回礼不是给男方的,而是给女儿的陪嫁,或者叫嫁妆。


女儿要嫁人了,当父母的总该给她留点“干粮”吧,什么金银首饰之类。这笔钱是留着压箱底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能动用。如果男人落魄得要靠女人卖嫁妆过活,那在以前可是相当丢脸的。


当然,如果女方家里财大气粗,不在乎那点钱,又喜欢讲究排场,那随手多打发一些回礼也是不稀奇的。所以才有那么多男的想要找个有钱的老丈人,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结论就是:彩礼是给女方父母的,嫁妆是给女儿的,而男方得到的是一个儿媳



但是,前面所说的一切,都是基于古代社会,已经不适应现实的社会环境了。


现在还有谁家嫁女儿当泼水的?还有多少家庭儿女满堂的?彩礼更多的成了某种面子上的事,或者成了赤裸裸的交易,这都违背了它的初衷,对社会而言也不再是一种良性的倡导。


所以在笔者看来,时代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应该随之转变。彩礼作为一种传统习俗有一定的存在价值,但它应该更多地重仪式而轻实际,作为一种文化保留下来,而非现实中男婚女嫁的羁绊



最后,笔者真心地希望彩礼能少一点,并且彩礼和嫁妆能作为新婚家庭的启动资金,承载着双方父母的殷切祝福。


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最新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篇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