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百科
塔林(爱沙尼亚语:Tallinn)是波罗的海最内部的芬兰湾滨的爱沙尼亚共和国的首都。旧称列巴尔(德语、丹麦语: Reval),沙俄时代名为列威利(Ревель),前苏联时代名为塔林(Таллин)。人口约42万。旧城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塔林历史城区”。
2011年当选欧洲文化之都。位于爱沙尼亚北海岸,离北方对岸的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约80公里。
1154年,塔林被穆罕默德·伊德里西记录在穆拉比特王朝的世界地图中,标记为“凯尔万” (Qlwn) 。在东斯拉夫的年代记为“柯里万”(Kolyvan) ,源自爱沙尼亚神话中的英雄“卡列夫”(Kalev) 。13世纪被利沃尼亚和斯堪的纳维亚人称为“林达尼萨”(Lindanisa) ,源自爱沙尼亚的史诗英雄卡列维波埃格母亲的名字。
1291年被丹麦占领,命名为其古名“列巴尔”(Reval) 。
1918年爱沙尼亚独立,遂被称为“塔林”。在爱沙尼亚语中有“丹麦人之城”的意思。
塔林位于芬兰湾的南岸,爱沙尼亚北部。
塔林最大的湖泊是于莱米斯特湖(9.6平方公里),是城市的主要饮用水源。第二大湖哈尔库湖面积1.6平方公里。与许多大城市不同,塔林唯一较大的河流位于塔林郊区的皮里塔区。其河谷因自然的湖光山色而被列为保护区。
一个石灰岩悬崖贯穿整个城市。塔林的最高点在城市西南部的内姆梅区,海拔64米。
塔林的海岸线有46公里长,有3个较大的半岛: 科普利半岛(Kopli)、帕利亚萨雷半岛(Paljassaare)和卡库麦埃半岛(Kakumäe)。
芬兰湾南岸相信在公元前2千年已经有一群说波罗的-芬兰语支的部落在此定居。
1154年塔林被阿拉伯人制图师穆罕默德·伊德里西记录在他的世界地图上。
作为与俄罗斯与斯堪的纳维亚贸易的主要港口,塔林成为了丹麦王国扩张的目标,于1219年后塔林由丹麦统治。
北方十字军时期当地人皈依基督教。1285年该市成为汉萨同盟 - 一个北欧一些德国人城市的一个贸易与军事同盟的北方成员。1345年丹麦将塔林和他们在爱沙尼亚北部的领地一同售予条顿骑士团。中世纪的塔林是战略上一个重要的据点,是西欧、北欧与俄国之间贸易的交叉点。该市人口8,000人,由城墙和66个堡垒防御。
随着宗教改革的开始,德国的影响力开始变得更为强大。1561年塔林成为了瑞典的领土,在大北方战争时期,以塔林为据点的瑞典军在1710年向俄国投降,但当地的德国人首领在沙皇统治下保住了他们自身的文化和经济自主权。19世纪塔林的工业化令它的港口保持了重要性。19世纪的最后十年,塔林的俄罗斯化程度变得很强。
1918年2月24日,塔林市民发表了独立宣言,但接着被德军占领,后来更与俄国进行爱沙尼亚解放战争。1920年2月2日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签订塔尔图条约,俄方永久承认爱沙尼亚共和国的独立,塔林成为爱沙尼亚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爱沙尼亚首先在1940年-1941年被苏联占领,1941年-1944年又被纳粹德国占领,1944年再次被苏联占领。爱沙尼亚被强制加入苏联加盟共和国,塔林成为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
1980年莫斯科奥运期间,帆船比赛在塔林市中心东北处的皮里塔区举办。大批建筑物例如“奥林匹亚”酒店(Olümpia Hotel)、新邮政办公大楼、帆船中心都是因为这次奥运而建造。
1991年8月爱沙尼亚脱离苏联,重新建立独立民主的爱沙尼亚共和国,西方的欧洲资本开始涌入,带给当地快速的发展。
塔林历史悠久的老城区是下列三个部分组成:
历史上,塔林曾被进攻、洗劫、毁灭和多次的掠夺。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空军对塔林进行密集的轰炸,不过大部分的中世纪老城区依然维持的原来的魅力,塔林的老城区在1997年时被收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之中。
至15世纪末期,一座全新159米高的哥特式尖塔被建造在塔林圣奥拉夫教堂上。在1549年至1625年间,它是世界最高的建筑物,经历数次的大火与重建,现在建筑物的总高度为123米。
自资本主义化、加入欧盟以来,塔林的经济日新月异。西欧资本大举流入。另外邻国芬兰的企业也大量进驻塔林,其中包括著名的百货店斯托克曼购物广场。来自北欧资本的酒店也相继开业。IT产业发达,有“波罗的海硅谷”之称。实际上,塔林也是加利佛尼亚州的硅谷的都市洛思加图斯的姊妹城市。Skype就是在塔林发家的著名IT公司。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篇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