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百科
近日,有多次盗窃前科的鲁某,发现小区门口垃圾桶旁有一留有个人信息的快递盒,产生利用快递信息骗钱的想法。鲁某根据快递信息主动找到该小区的保安李某交谈,自称是该小区11号户主张三(化名)的小舅子,出门忘带钥匙和手机,鲁某不时咳嗽,说要去趟医院,问保安能否借五百元现金,表示会让其姐夫张三随后会将钱归还,保安核实鲁某提供信息无误后,将钱借给了鲁某。案发后鲁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并对其违法行为供认不讳。
在你不经意间,你的信息随时都可能泄露,例如:前脚在网站浏览买房信息,后脚就接到房产中介的电话;刚给孩子报课外班,就收到类似机构的短信;在网上留下痕迹时,个人信息也许正面临着被泄露的风险。
公民个人信息有哪些?
主要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及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网银账号、第三方支付账号、社交账号、邮箱账号等账户信息;通讯录、通话记录、短信、个人视频、照片等隐私信息。
犯罪分子获取个人信息途径
1、通过收买快递物流单、废弃火车票、商场纸质对账单等,获取姓名、出行、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
2、通过添加微信、QQ等社交软件,从朋友圈获取该人的姓名、职务、单位、家庭人员、住址、出行等信息;
3、收买或入侵计算机系统,获取各类APP软件的注册电话、姓名、住址等信息;
4、开设虚假求职网站、网校学习班,利用网络、街头调查问卷,要求填写各种详细的公民个人信息;
5、以高价从打印店、复印店收取客户信息资料。
警方提示:日常防止个人信息被窃取的小窍门
最后,如果发现个人信息泄露或者因为信息泄露造成损失之后应该选择立即报警,寻求警察的帮助,如果查到信息泄露源头,应追究追究其法律责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篇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8